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將這個宗廟落成儀式辦得漂亮一點。這一次大元族共有500餘人隨我前往,卻不會再回來——這實際上是我蓄謀已久的一次移民行動。

我和木青、土土、土魯是騎馬去的,大隊騎兵要在後面護衛移民和步兵,只有20餘騎跟我們前往,其中包括有窮族的木窮。

遠遠看去,“貿易城”倚山而建,1米5厚,2米5高的小型城牆圍起了一個不規則的圓形,主要是地形不平。

沒有護城河,只有簡易的排水溝,這是山地上建城的一個特點,但能看到草地上的牆腳下有一條小河流出,看來在山那邊的城牆下一定有這條小河流入。

城門較寬,大約有五米的樣子,上面有大量的木樑支撐。唯一的一道城門向北面的草地而開,城門上有一座門樓——實際上就是一個土坯房。

木駝和元昊率城內的騎兵在門口列隊歡迎我們,我到達門口的時候,所有的交易客人都擠在騎兵佇列後面,好奇地看大元族的“神”村長駕臨。

“元齊!元齊!元齊!”

騎兵們整齊地高呼。

“大元萬歲!”我高呼。

“大元萬歲!”響應聲四起。

進入新建成的宗廟後,我首先將新準備的五幅大元墨龍旗幟取出來,懸掛一幅在宗廟內正對大門的牆上,再將土土燒製的陶質神偶一一擺上,並掛上名稱標籤。

退後一步,我率所有廟內的族人跪了下去,等到站起來時,廟內外又是一陣“大元萬歲!”的高呼。

如此大的場面和聲響震驚了在城內交易的200多名各族長老和貿易代表們,開始有長老和村長進來參觀,看到正中供奉的墨龍,幾位年紀最大的長老急忙跪了下去,眼中淚下,我讓人去問,卻都三緘其口,無人作答。

但大元族在這片地面上畢竟是主客皆有的身份,當天下午我就去拜訪了皋陶族的族長偃梁,還有以偃師為首的長老們。

對於聞名已久的大元村長,偃梁和長老們的態度是熱情的,主要是感謝那口需要100多隻羊才能換到的鳳鍋,以至當我提出要進入山洞祭拜皋陶族的圖騰時,他們只是相互交換了一下徵詢的眼神,偃師把眼一閉,微一點頭示意允許,偃梁便帶我進去了。

這個洞要比萊夷那個大上至少五倍,火光照耀下,正面的一大塊石壁上,一幅壁刻約有十平方米,刻工精細,絕對不是短時間能刻成的,主體是一人一鳥,一隻和萊夷洞內見過的差不多形狀的類似鳳凰的大鳥是壁刻的主體,尺寸比人略高一些,但人卻是直立的,那鳥卻似乎在向人致意,線條比較精緻,人與鳥的關係明白清楚,周圍刻了一些小鳥飛翔,有圍拱的意思。

壁刻前有許多羊頭骨和牛頭骨,顯然是祭祀用過的,但比人頭蓋骨要親切多了。

看得出這壁刻就是皋陶族的圖騰了,我急忙跪了下去,卻發現前方的地面上,正供著上次我讓元昊送來的,我親自繪製的那口鳳鍋,一時之間有點啼笑皆非。

回到大帳以後,閉目很久的偃師突然睜眼問道:“大元神族來到皋陶,要做什麼?”

(酒要釀好了,兄弟的汗也流乾了,一天三更的日子真不是當村長能比的累!大大們,給點推薦支援一下,看著點推比,兄弟鬱悶啊!)

第五十五章 新廟落成

長老畢竟是長老,一語中的。

我看了看偃梁,他有一點尷尬地笑了笑,也一副好奇的樣子等我作答。

“大元僻處南方,人口稀少,雖會製陶器,卻換不到想要的東西,所以北上大草原,想跟各族一起各取所需。”

“那大元神族帶來的那些符號和修房的方法也是可以用來交換的嗎?”長老直視著我。

“大元的文字、曆法和建房技術將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草原各族,只要草原各族允許大元在宗廟內祭祀自己的神和祖先就行!”

“那大元神族修那麼大的牆是作什麼用的?”

“防禦猛獸和意圖搶走陶器的人。”

長老微微一笑,對我的回答不置可否,又閉上眼睛。

偃梁卻顯得很高興,急忙招呼手下的人燉起羊肉,開始跟我商量起今後用我們的騎兵給他們帶海鹽的事情。

交談中我故意提到萊夷族和大元族的矛盾,看一下偃梁他們的反應。沒想到這回卻沒有什麼讓我感覺不到的徵兆出現,偃梁笑著解釋說,他們已經從木駝和其他部族那裡瞭解到了這件事,其實萊鷹並不是萊夷族的唯一代表,萊夷和皋陶供的是同一個祖先,但萊夷族是一個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