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種權威式地講座毫不懷疑地全盤接受。
總歸有一天,會有一定的技術手段讓族人可以證明我的理論,現在我卻沒有時間去進一步做足夠的研發。以製作出顯微鏡來作為證據。
但有的東西我還是不能急於求成地向族人介紹,比如月亮上的地表結構。或者太陽的熱核反應,這些東西還是得留給後人。
我所希望的是,後世的中醫能夠以我所介紹的知識作為理論基礎,而不再以陰陽五行論為基礎,或者可以讓中醫的發展少走一些彎路。說不定將來的“西醫”會是發源於太昊呢?!
無論如何,我的教師培訓是按計劃在進行,同時還作了多次面向族人的宣教。
但與此同時,關於族長知識來源的說法紛紛擾擾,各種說法不脛而走,其中就有人追溯到當年的“神族長”時期。
這個說法的群眾基礎要紮實得多,畢竟聽說過“神族長”之名的少昊族人如今就廣泛地存在於太昊城中,以及其他的太昊諸城。
激烈的討論其實只是在太昊族人中開展,真正的少昊族人和原來大元城過來的居民是不屑於參加討論的,他們只不過是關於族長的討論中重要的資料來源。對於當年的大元人來說,土魯的態度最具有代表性:族長做任何事,或者知道任何知識,都是理所應當的,都不足為奇!
最主要的論據,除了眼前太昊城中層出不窮的新鮮事務,還有當年的舊事。
“太昊族長當年可是經過雷劈而不死的人,天下還有第二個人麼?”
這個年代的人可以不懼猛獸,卻鮮有不懼天威的,這個論據一出,所有的說法自然不再為奇。
“風氏當年為什麼選擇元奇為族長?他可不是風氏的族人!知道為什麼嗎?…………風餘長老當年曾經對我說起過原因。”一名風氏長老站出來為這場討論作了註腳。
“為什麼?”
“風餘長老說,族長元齊是唯一能拯救太昊族的人,歷經百年分裂和內鬥,元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