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太昊的繁榮,姜由對農業社會可能的前景會產生很多的憧憬。而眼前上萬的姜氏族人正好為他實現與太昊一樣的繁榮提供了一個好得不能再好的機會。
這些姜氏族人儘管原來屬於炎族,但這有什麼關係?
都是從西邊山地下來的部族,都是姜水邊上成長起來的同姓族人,只要擴建一下石頭城,打散了分入黎族各部,幾代人下來,還不都是黎族的後人?
說不定到那時,炎族的後人又能從長老或“書”上學到關於先祖戰勝“炎族敵人”的光輝業績呢!
但炎族長老的考慮可能更深入得多,也更現實得多。
姜由就算不會對他們不利,放任他們離開,誰知道多年積怨下來的公孫氏族人會怎麼對付這些沒有什麼戰鬥力的老弱婦孺們?
即便是公孫氏也這麼大度,選擇了快速離開,趁春汛之前涉過大河。向西北方地黃土地而去,但炎族靠什麼來放牧這巨大的牲畜群?
誰又來給他們驅趕猛獸?
姜由出現炎族大帳之前一晚,炎族各部的長老們(小族的族長們不是被俘,就是喪生了)聚在一起,苦商了一夜,也沒有得到什麼圓滿的結果。
看似牛神一般威猛,卻對長老們好言好語的姜由,讓大長老產生一個突然的衝動想法,並立即脫口而出。
“炎族已經沒有戰士可以抵禦草原上的猛獸。也無力抵擋異族的進攻,若沒有強大戰士地保護,連穿過草原,回到祖地的可能都沒有!”
“公孫氏若要離開這座大山,舉族迴歸祖地,我炎族的族人還留在這裡做什麼?願同為姜氏的黎族族長垂慈,帶上強大的戰士和牛群,將炎族人送歸先祖所在的山上。我們願在先祖所曾經生養過族人的大山腳下,放牧剩下的這些牲畜。”
“若黎族族長同意,我們願意奉您為炎族地族長,並永世不再與黎族為敵,回到祖地以後,炎族將召集所有的姜氏部族,另行決定宗族,那時黎族還是炎族作為姜氏宗族。我炎族上下,全憑族長安排!”
姜由被這個想法徹底地震動了。
多年來,黎族人在草原上如喪家之犬,無根可附。
為尋找一個可以不懼炎族人的安身之地,姜由最後才不得不投靠了少昊,在盈伯的鳥翼下安身,以至於在牛頭圖騰上多了一隻飛鷹。
直到我的出現。才讓黎族人擁有了石頭城。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但石頭城在一定程度上仍是依附於太昊的存在,甚至讓姜由不自覺地有太昊附族的身份認同。
所以石頭城仍只是一個棲身之地,而不是姜氏族人地精神家園。
但如今,黎族可以回到宗族所在的大山。代表姜氏所有部族的族人,在牛神山上祭祀祖神。這是何等的榮光!
牛神庇佑的神山!
姜由將會率所有的姜氏族人前來獻祭!
我知道,就是這個前景打動了姜由的心。
其他地長老們在一片啞然中預設了這個提議,而姜由也沒有立即表達反對地意思。
老成了精的大長老立即率老頭子們跪叩了下去,這個炎族族長就以這種史無前例的方式確立了下來。
大長老所提出的理由看似極為合理,但我卻隱隱約約猜到了他地擔憂。
如果姜由不答應就任炎族族長…………當然,同時也兼職任黎族族長,那炎族將會是什麼樣的前景?
公孫氏遷走後,炎族在這一片土地上再沒有強大地敵人。
如果他們肯遷入山口,甚至有了一個絕佳的防禦地形,無論對付敵人或猛獸都夠了。
但如果舉族都成為黎族的俘虜呢?
這個後果讓大長老心悸不已。
那就意味著所有的炎族人都將成為黎族的”二等公民”,接受多年的欺侮,而炎族就將煙消雲散,更談不上##宗族的地位了。
實際上付出的只有一個族長的虛位,得到的是炎族的繼續存在,強大戰士對族人的保護,以及迴歸故土的夢想實現。
還有比這更一本萬利的好事麼?
我其實也很看好這個後果,以姜氏的龐大人口總量,如果讓姜由成為宗族的族長,那麼對黍或粟的種植就將不再受到任何歧視,農業發展將得到一個龐大人口姓氏的認可。在這個姓氏下的所有部族,甚至其周邊的部族,都將在農業發展中受益。
多贏互利的事,為什麼不做呢?
這一天起,炎族帳篷區開始繁忙起來,姜由打散了原來的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