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部分

但短時間內,這種活動應該不會再進行了,水退下去以後,主要的交通工具將是騎兵的馬和太昊牛車。

岸上的族人在歡呼聲中將我和那幾名洋洋得意的水兵迎入城中,風餘他們居然為此準備了在神廟的祭祀儀式!

太昊的族長和族人,用木製的筏子,深入茫茫的洪水,找到遠方的部族,並平安地回來,這就是一個偉大的神蹟!

這個神蹟的誕生,其意義不亞於太昊五年空前的農業開墾,也不亞於史無前例的太昊五年大洪水!

風餘已經在神廟內建立了大事登記制度,並同時立有正副兩冊,作為太昊史書的雛本。

“編筏入洪水”這件大事,一定被他列入冊內了。

但洪水在7月底退下去以後,我們才知道,這根本不算什麼”神蹟”!

真正強大的還是老天,還是”造化”!

改天換地,對它來說簡直就不當回事,但對我們來說,卻是生死攸關。

大河改道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 渡過大河

“什麼?大河改道了?!”

騎兵帶回來的訊息讓我坐不住了。

洪水肆虐這兩個多月裡,銅錠已經斷了貨,打銅區的匠人們整日長噓短嘆,無所事事,就等著水退後讓騎兵們去帶一批銅錠回來好開工。

按以前的規矩,去帶銅錠的騎兵會得到一些銅製品,他們也非常願意。

但8月6日出動的“運銅隊”在13日就返回了太昊城,然後給我帶回來了這個驚人的訊息。

“水很寬,一眼望不到邊我們沿河跑了一天也沒有找到過河的地方,只能返回了。”

三天後,我帶著一隊騎兵到了大河邊。

老天!

大河將我們原來從少昊過來的通道完全阻隔斷了!

現在大河是從西北往東南流的。

按道理這個方向是淮河流域啊!為什麼成了大河的入海通道?

奪淮入海!我腦子裡浮出這四個字。

在後世的書上,我應該在哪裡見過這四個字,似曾相識,卻記不起來了。畢竟是學工科的人,對這些文史方面的細節不甚瞭然。

但現實就是:我們和大元諸城、少昊、有熊族都徹底地失去了聯絡!

公孫豹跟在我身後,欲哭無淚。

他還怎麼回去啊!

現在的大河才真正露出了“大”的本來面目,再不是冬天那般清淺孱弱,而是磅礴浩瀚,一眼望不到邊,從我所在的地方望過去,至少也得有二十多公里寬的河面!

這個寬度甚至不會少於從太昊到石頭城的距離!

後世的黃河應該沒有那麼寬吧。

近百人分為兩隊,分別沿上下游兩個方向開進,尋找可能地過河地點。

我往上游走。對另一組騎兵提出的要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