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裡是人類最後一塊未知的大地。
“不不,影象墓場這一說法並不貼切。那裡並非死去記憶的堆放場。準確說來,稱為影象工廠倒也許接近。因為無數記憶和認識的斷片在那篩選,篩選出的斷片在那裡被錯綜複雜地組合起來製成線,又將線錯綜複雜地組合為線束,由線束構成體系。這正是一家‘工廠’,從事生產的工廠。廠長當然是你,遺憾的是你不能去那裡訪問。就像神秘之國艾麗絲,要進入必須有一種特殊的藥才行。路易斯·卡勞爾的這個故事實在編得精彩。”
“也就是說,我們的行動方式是由影象工廠發出的指令來決定的了?”
“完全正確。”老人道,“換言之……”
“請等等,”我打斷老人的話,“讓我提個問題。”
“請請。”
“大致意思我是明白了。但不能把行動方式擴充套件到屬於表層的日常性行業的決定上面去。例如早晨起床是吃麵包喝牛奶還是喝咖啡喝紅茶,豈不是興之所至的瑣事麼?”
“言之有理。”博士深深點了下頭,“另一個問題是人們的深層心理總是處於遞變之中。打個比方,就像每天都出修訂版的百科全書。為了使人們的思維體系穩定下來,就需要將這兩個故障清除掉。”
“故障?”我問,“什麼地方算是故障?難道不是人們極為理所當然的行為嗎?”
“這個嘛,”博士安撫似的說,“深究起來,涉及到神學上的問題,也就是所謂決定論吧。就是說人的行為這東西是由神早已決定了的,還是徹頭徹尾屬於自發的。進入近代以後,科學當然是以人類的生理性思維結構為重點發展過來的。但若問何謂自發性,誰都無法提供圓滿回答。因為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