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揮出他自己的批判的、革命的唯物辯證法的道路了。精神現象學中的批判成分,在於黑格爾分析各種意識形態時,即指出其矛盾,往往把後一意識形態看成前一意識形態的批判,把前一意識形態看成由於自身矛盾而向後一意識形態過渡。馬克思曾具體指出:“‘苦悶意識’、‘正直的意識’、‘高尚和卑劣意識’的鬥爭等等,這些篇章包含著整個範圍的批判成分”。我們應重視精神現象學中的批判成分,同時還須批判其神秘化和無批判的唯心主義。

馬克思於抓住“作為推動原則和創造原則的否定性的辯證法”是“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最後成果”,亦即是“黑格爾哲學的真正秘密”時,立即肯定“精神現象學和它的最後成果……的偉大的地方……在於黑格爾把人的自我創造認作一種過程,把人的物件化認作對立化,認作外在化和對這種外在化的揚棄,在於他認識到勞動的本質,把物件化的人——現實的所以是真實的人——瞭解為他自己的勞動的結果”。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中的“否定性的辯證法”的這種“偉大的地方”只有“遠超過黑格爾觀點”的辯證唯物主義奠基人才能揭示出來,同時才能立即揭露和批判“黑格爾的片面性和侷限性”,在於“黑格爾所認識的並承認的勞動乃是抽象的精神的勞動”。換言之,黑格爾雖說“把勞動認作本質,認作人的自行證實的本質”,但他所瞭解的“勞動”乃只是思維的過程,乃只是自我意識自身異化又克服異化的精神活動,而不是辯證唯物主義所瞭解的革命的實踐,自然鬥爭和社會鬥爭的實踐。

馬克思於批判黑格爾片面的“自我意識的異化”的唯心主義原理時,還積極地提出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原理。馬克思揭穿黑格爾所講的自我意識的自身異化又克服異化的過程,乃是一種“思辯的創世說。”

馬克思認為,物件、自然、事物不是片面的自我意識的創造或主體的異化。馬克思在唯物主義基礎上提出了,主體與物件、精神與自然是對等的或者相互的異化。這就是說,物件是主體的異化,主體也是物件的異化;自然是精神的異化,精神也是自然的異化。歸根到底,一切都是自然、客觀存在的相互異化、相互建立。這世界是客觀世界、物件的世界,也就是存在與存在、物件與物件相互異化,相互建立、相互聯絡的世界。譬如,以太陽和植物的關係來說,可以說“太陽是植物的物件,……同樣植物也是太陽的物件”。再譬如,就我的自我意識與物件的關係來說,馬克思指出:“只要我有了一個物件,則這個物件就以我為它的物件”。這就是說,物件是我的異化,我也就是物件的異化。“一個沒有物件的存在[亦即一個不異化其自身的存在]就是一個不真實的、非感性的、只是空想的或虛構的存在,一個抽象的存在”。馬克思進一步取消“自我意識”作為第一性的地位,而建立以自然、客觀存在作為第一性的唯物主義觀點,寫道:“客觀的存在能創造、建立物件,只因為它是被物件建立起來的;因為它原來就是自然”。換言之,一個人、主體、自我意識,如果他能異化他自己,創造、建立物件,這隻因為他是被第一性的東西、物件世界、自然建立起來的,也只因為他是“實際的、肉體的、站立在堅實穩固的地球上的、呼吸著一切自然力量的人”。因為“一個存在[包括人、自我在內],如果沒有它外在的自然,就不是一個自然的存在,它就沒有參加在自然的存在裡。一個存在,如果在它自身之外沒有物件,就不是一個客觀的存在”。這樣馬克思就徹底批判了黑格爾唯心主義的自我意識異化說,而建立起以自然、客觀存在為第一性的存在、物件相互建立、相互異化說。這就是馬克思批判黑格爾對於人的自我創造活動、人的勞動本質和自我異化或異化活動之唯心主義的形式的抽象的理解,而取得的積極的成果。這是馬克思批判吸收黑格爾的異化原理、否定性的辯證法中的合理核心而摧毀其唯心主義、神秘化的體系的關鍵性的例子。

我們主張把精神現象學作為黑格爾哲學的真正起源與作為黑格爾哲學的秘密分別開來談。說精神現象學作為黑格爾哲學的秘密是指其異化原理和否定性的辯證法,前面已略加剖析。說精神現象學是黑格爾哲學的真正起源(起源德文原文為Geburtsstutte直譯為“誕生地”,也有泉源的意思),據我們理解,是說精神現象學已經包含著後來黑格爾全部哲學的雛形、萌芽和主要的觀念,也就是說,黑格爾以後著作都是精神現象學某些思想的發揮、發展,都可以在精神現象學中找到它們的源頭。

首先前面已說過,精神現象學可以認作他的邏輯學和全哲學體系的導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