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居東南亞第一。不過自越戰結束以來,美軍逐漸撤出東南亞地區,這裡也和蘇比克海軍基地一樣,被美國人無情的遺棄了。在清邁的時候我便與泰國軍方協商過,他們表示可以無條件的將帕塔亞的軍事基地交給我們使用。”
雖然對林太平的自作主張還是有些心懷不滿,但是看著眼前設定齊備,修繕一新的帕塔亞軍事基地。胡維風心中倒有些欣喜和好奇。
“今天上午印度陸軍開始正面強攻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來到全體作戰參謀佈置完善的指揮中心內,林太平拿過今天的戰報向胡維風彙報道。
“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轅輥,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古今同理。”胡維風冷冷一笑。
第二十三章:破竹之路(四)
中國陸軍第58機械化步兵旅先遣作戰叢集與印度陸軍的第一場遭遇戰爆發在吉隆坡直轄區南部的新城—布達拉城。
布達拉城位於吉隆坡以南20公里,馬來西亞國際機場以北25公里,是馬來西亞聯邦政府所建立的行政辦公新城。總理府和33個政府部門,以及最高法院等機構相繼搬進這座佔地5000公頃的新城。而吉隆坡則承當馬來西亞的金融和商貿中心的地位。
雖然令參與吉隆坡攻城戰的印度陸軍各部隊均為連續作戰的疲憊所折磨,但是按照戰爭的規律和法則,在攻擊吉隆坡市區之前,他們仍然必須一個一個掃除吉隆坡周遍的衛星城市。
當第58機械化步兵旅先遣作戰叢集的抵達譽為“花園都市”的布達拉城時,剛剛攻克了馬來西亞國際機場的印度陸軍第24機械化步兵師,也派出由1個裝甲團的T…90S主戰坦克為先導的龐大機械化步兵攻擊縱隊向布達拉城挺進。
在印度陸軍裝備的由南非LIW公司在俄製T—72系列坦克底盤上加裝從G…6型輪式自行火炮的新型炮塔,而開發的T—6型52倍口徑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的火力掩護下,覆蓋著厚重反應裝甲的俄製T…90S主戰坦克群全速開上公路。
在前線機械化步兵營的94式裝甲營指揮車內,旅先遣作戰叢集指揮官劉凌峰中校正密切注視著眼前閃爍不定的計算機螢幕,由前沿裝甲偵察車機實時傳輸回來的戰場資訊經綜合處理,自動生成最新敵我態勢圖。
“反坦克連火力全面展開。”攻擊的指令透過中國陸軍的DMCS…1數字式行動通訊系統直接傳達到戰場前沿旅先遣作戰叢集下屬的反坦克連。DMCS…1數字式行動通訊系統提供12個頻道構成一個無線電通訊網路,連線和移動使用兩者能同時地使用聲音/資料傳送服務。最大的傳送半徑是15公里。也能經由類似中繼連線到一個當地電話網路。
2個反坦克導彈排的12輛“紅箭…9”輪式自行反坦克導彈發射車分別駛入各自的攻擊陣地。由引信、戰鬥部、彈上計算機、解碼器、鐳射接收機、陀螺、舵機、發射和續航發動機、彈翼機構、發射筒機電保險器等構成筒裝導彈。透過4聯裝的發射裝置由車內升起到發射位置,車內神情緊張的射手們透過潛望式光學瞄準鏡一一鎖定各自的目標。
由引信、戰鬥部、彈上計算機、解碼器、鐳射接收機、陀螺、舵機、發射和續航發動機、彈翼機構、發射筒機電保險器等構成筒裝導彈。
“紅箭”…9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主要用於攻擊100米至5000米距離內的敵坦克和其他裝甲目標,必要時也可以用來攻擊敵鋼筋水泥工事和火力點。其作戰任務是為軍、師級部隊提供反坦克作戰的骨幹火力;與其他反坦克兵器相配合,有效抗擊敵裝甲目標。配備了兩臺發動機(一個起飛發動機和一個續航發動機),從而使得射程由“紅箭”…8的3000~4000米提高到了5000米以上,靜破甲厚度達到1100毫米以上。
第一輪射擊開始了,一枚枚“破甲之錐”脫繭而出撲向自己的獵物—那人類地面戰場上最不可一世的鋼鐵猛獸。而車內射手們更繁忙的操縱跟蹤裝置將光學或紅外熱成像瞄準鏡的十字線對準目標,制導裝置自動測量導彈相對瞄準線偏差角,形成鐳射修正指令,傳輸到導彈上,控制導彈沿瞄準線飛行並命中目標。
致命的撞擊中,“紅箭…9”型反坦克導彈的兩級串聯空心裝藥破甲戰鬥部的前級,毫無留情撕開T…90S主戰坦克上厚重的爆炸反應裝甲,後級則直接穿透坦克的主裝甲。
在這個距離上,理論上T…90S主戰坦克完全可以依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