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4部分

想著無賴楊釗之平步青雲,心中更為憤懣。

他本以為李林甫之奸詐已登峰造極,不料李相未老,更不堪的楊釗卻後來居上,直撲相位而去。

讓杜甫更為擔憂的是,在齊趙遊歷之時,他看到大量衣衫襤褸的農夫不堪越來越重的稅賦棄地逃荒、權貴家族阡陌相連的大莊園不斷興起、長征健兒逐漸成為邊臣悍將的家奴護院……

而回到長安,依然是一片歌舞昇平。長安城中的權貴仕女,能為春日鬥花爭豔豪擲百萬、能為匹來自昭武九姓的寶馬良駒一擲千金。繁華的長安城,似乎和大唐各地的疾厄困苦脫離了關係,獨自執行著。

“大唐究竟是怎麼了?”杜甫心中吶喊著、恐慌著。他實在不敢想象,不學無術、私慾極重的楊釗成為相國後,大唐將何去何從!

憂心忡忡的杜甫抬頭望了望明媚的春光,看了眼在曲江池中飄蕩的奢華彩船,一首詩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雖然最後幾句還有些欠火候,但杜甫自信,此詩再略加修改,就必將成為自己寫的最佳的一首長詩。

只是在繁麗鏗鏘的文字後面,杜甫聽到的,卻是大唐走向衰落的鐘聲……

(本章完)

 。。。  

第五十六章:見微知著論治邊(一)

天寶八載,四月初六的黃昏,日之夕矣,瑰麗的晚霞倒映在寬闊無邊的伊麗水(今伊犁河)上,為迷人的河中草原鑲上了一道既深邃又美麗的金邊。

伊麗水北岸、弓月城南,時節似夏似春,氣候不冷不熱,正是一年之中最為宜人之時。

廣袤的草原上,芳草萋萋、野花點點、綠葉臻臻,大地上的如畫美景,與西天的晚霞交織在一起,更是格外靜謐和迷人。

三三兩兩的葛邏祿牧民,騎著駿馬,哼著小曲,開心地驅趕著馬群和牛羊,悠閒地從伊麗水畔向炊煙裊裊的自家營帳歸去。

偶爾還會有三兩隻野鹿,蹦蹦跳跳地來到河邊飲水。它們一邊低頭舔著甘甜的河水,一邊警惕地瞪著萌萌的大黑眼睛,留意著四周的風吹草動。

一隻在河邊捕捉的蚊蟲的蜻蜓,大概是飛累了,竟然毫不客氣地落到一頭公鹿枝枝叉叉的大角上,休息了片刻。

公鹿似乎也發現了頭上的不速之客,它微微晃了晃腦袋,蜻蜓就扇動著透明的翅膀,在空中盤旋半圈,轉身離開了。

趕走了頭上調皮的搗蛋鬼後,公鹿仰脖而鳴,呦呦的鹿鳴聲,彷彿展翅高飛雀鳥,穿透昏黃微亮的暮色,飛進來伊麗水北岸的唐軍大營中。

聽到幽遠而低沉的鹿鳴聲後,王霨伸了個懶腰,從杜環的軍帳中走了出來。

協助杜環處理了半天文書之後,日日打熬身體的王霨,也實在忍不住有點疲倦了。遠遠的鹿鳴聲傳來,讓他眼前一亮,不禁想出去走走。

“小郎君,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此刻風光甚佳,你也勞累半天了,不妨到帳外漫步片刻,換換心情。”王霨還沒有琢磨好如何開口,善解人意的杜環,就主動提出讓他出帳走走,休息一會兒。

步出軍帳,但見暮色中的大營,帳篷點點、望樓林林、壁壘森森。負責大營巡邏的刀盾兵,在火長的帶領下,嚴肅地在帳篷之間的通道中穿行。還有負責糾察軍紀的虞候,板起面孔,在大營各處查探、巡查。整個唐軍大營,在蒼茫的暮色中,如同肅殺的洪荒巨獸,不怒自威地屹立在伊麗水畔。

王霨站在杜環的軍帳之前,望著整齊、威嚴的軍營和遠方依稀可見的弓月城,欣賞著河中草原夕陽西下時的醉人美景,呼吸著混雜著花香、草香和水汽的清新空氣,不覺心曠神怡。

他本想打幾式太極拳,緩解一下大腦的疲倦。可還沒有打兩招,王霨的目光,就不自覺向大營中間一處守備森嚴的帳篷望去。

這頂外表看起來不起眼的帳篷中,住著隨軍同行的大食公主艾妮塞。為了確保艾妮塞的安全,避免引人注目,王正見特意交代,不要安排過於華麗的帳篷,足夠懷遠郡主使用就行。防守要外鬆內緊,做到既不扎眼,又毫無疏漏。

不過,王正見也充分考慮到艾妮塞的特殊身份,帳篷裡面的各色用具都比較精緻、精細,佈局也特別體貼、周到。艾妮塞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貼身丫環米薇、米蘭,負責近身保護她安全的同羅蒲麗,都住在這個帳篷裡面。

但是,無論是艾妮塞還是同羅蒲麗,均非令王霨對此帳篷魂縈夢牽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