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略反攻

第三節騰衝戰役

一滇西反攻的戰略決策

1944年3月17日,羅斯福總統致電蔣介石,要求蔣介石命令滇西遠征軍發起攻勢,以免滇西方面日軍第56師團抽調兵力援助胡康方面日軍第18師團,增加中國駐印軍新1軍的困難。蔣介石覆電羅斯福,認為中國的首要任務在於(1)保持作為大規模轟炸日本本土的唯一地面基地。(2)盟軍決定不久將為進攻日本本土進駐中國沿海基地,中國要為此進行準備。因此,目前不能自雲南發起攻勢。但蔣介石許諾:一俟英國在緬甸沿海展開大規模登陸作戰,主力當立即對緬甸採取攻勢。

4月3日,羅斯福再電蔣介石,強烈要求中國雲南遠征軍立即開始反攻。次日,羅斯福再次致函,要求中國應迅即越過怒江開始攻勢。中國方面對於滇西反攻,本來早有決定,原擬在1943年11月底,完成一切準備,但直到1944年4月,各部隊才完全配備了美式武器裝備,至於交通、通訊、補給等物資裝置,還沒有完全配套。特別是兵員,只達到編制的60%。然而,由於中國駐印軍自1943年冬,發動攻勢以來,進展順利,1944年春已到達密支那附近。為了使日軍早日崩潰,打通滇緬路國際交通線,4月14日,中國表明了渡江作戰、策應駐印軍作戰的決心,中國軍政部長兼參謀總長何應欽向中國遠征軍參謀長美軍多恩准將提出協助行動的要求:(1)美國提供器材,幫助中國軍隊強渡怒江。(2)實施空中掩護。(3)美軍炮兵協助進攻。(4)負責提供遠征軍的補給。得到美方滿意的答覆,此後,蔣介石覆電丘吉爾,表示:“中國將盡其全力,以協助緬印盟軍作戰之成功,並藉以獲致吾人共同之勝利也”'注:秦孝儀:《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二編,作戰經過》第三冊,第470頁。'。

4月19日,徐永昌將奉諭研究遠征軍策應駐印軍作戰指導方案呈報蔣介石。方案規定,(1)作戰方針以策應駐印軍攻擊密支那為目的,擬以53軍為第一線,54軍為第二線,於慄柴壩-雙虹橋間超越防守部隊,攻擊當面之敵。相機攻佔騰衝。限4月底前完成作戰準備。(2)指導要領提出,第一線攻擊部隊的準備,應絕對秘密,力求出敵不意。對敵盤踞的堅固據點,攻擊部隊勿為其牽制,留必要兵力圍攻或監視,其餘仍向目標前進'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抗日戰爭正面戰場》,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504頁。'。

4月21日,中國遠征軍制定了詳細的渡江攻擊計劃,決定以第20集團軍組成攻擊軍,強渡怒江,攻擊當面之高黎貢山、騰衝之敵。以第11集團軍為防守軍,除固守怒江東岸原陣地外,由第一線各師,各派一營以上兵力,加強遊擊,牽制當面之敵,為攻擊軍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同時指定第6軍新第39師組織一個加強團,準備由惠通橋渡江攻擊。第71軍派一加強團,準備由惠通橋以南地區渡江,在龍陵及芒市之間,加強遊擊,打擊敵人交通,使龍陵以南敵軍,不能援助騰衝。第2軍也組建一加強團,準備於七道河附近渡江,阻斷芒市以南敵軍交通,另派一加強團集結於四方井,準備向滾弄東岸之敵發動攻擊。這一計劃的中心內容是首先由兩個集團軍分別從滇緬公路南北兩方進擊,在北方攻佔騰衝及以北地帶,在南方攻佔平戛及附近地區,然後由南向北向滇緬公路包圍夾擊日軍。

依據上述計劃,中國遠征軍重新調整了編組和配備。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為衛立煌。第20集團軍總司令霍揆彰,下轄第53軍、第54軍。第11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後為黃傑,下轄第71軍、第2軍、第6軍、第8軍。1944年10月,第53軍劃歸第11集團軍指揮。遠征軍司令部位於楚雄,後遷至保山。

圖5…1滇西緬北反攻戰役要圖1943年10月-1945年3月

中國遠征軍重新編組後,根據衛立煌的要求,美國方面於4月29日設立野戰司令部,配合和協助遠征軍司令部工作指揮。美軍野戰司令部設情報、作戰、兵站等部。

二第20集團軍渡江作戰

1942年夏,日軍侵入雲南怒江西岸後,由第56師團在滇西騰衝、平戛、龍陵、芒市等地建立堅固據點,阻止盟軍的反攻。中國遠征軍實施反攻前,日軍已偵知我軍企圖,將兵力部署作了調整。把藏重康美大佐指揮的第148聯隊各部由騰衝附近調往高黎貢山以北,由松井大治指揮的第113聯隊主力,調往紅木樹以北地區。調由金光少佐指揮的炮兵聯隊第3大隊擔任臘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