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士都在北軍,由這個地方勢力背後的政治勢力所控制,它將對局勢產生何種影響?如果北軍有大約三成以上的軍隊,比如西北疆軍隊大部分來自割據自立或者形成割據事實的地方勢力,那麼它將對北軍的凝聚力產生多大的衝擊?將對武烈王控制北軍造成多大的障礙?將對咸陽造成多大的威脅?
昨天寶鼎雖然沒有明確拒絕這一妥協方案,但今天他匆忙離開大行轅趕赴代北戰場,等於直接表明了他的否定態度。
王賁當然不會繼續等待下去。寶鼎既然已經表態否決,那麼他只好聯合其他政治勢力向咸陽施壓,向始皇帝施壓,迫使始皇帝妥協。
始皇帝妥協的可能非常大,首先始皇帝不希望看到寶鼎利用這次機會完全控制整個北軍。北軍兵力是減了,老秦將士都回鎮京師了,但削減之後的北軍卻都在寶鼎的控制下,就連西北疆都不得不對寶鼎言聽計從,而寶鼎隨時可以徵發幾十萬北疆預備役,寶鼎的實力不減反增,這足以讓咸陽寢食不安。其次是始皇帝要集中軍權,要想方設法控制北軍,為此他需要王賁、蒙恬、李信等人牽制寶鼎,掣肘寶鼎,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讓王賁等人有可以實際控制的軍隊。再次,抽調關東地區的壯勇鎮戍北疆,明顯可以改善關東地區的緊張形勢,減少不安定因素,而且因為只要徵調二十萬人,也不會對恢復和發展關東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但問題的實質不是始皇帝是否妥協,而是王賁在沒有徵得寶鼎同意的情況下,沒有徵得司馬尚和辛勝兩位行轅官長支援的情況下,以北軍統率部的名義向咸陽請奏徵發關東兵役以補充北疆鎮戍力量,這實際上就是挑戰寶鼎的權威,與寶鼎公開對抗了。
此奏一旦送達咸陽,王賁和寶鼎就形成了直接衝突,而始皇帝一旦妥協了,答應了王賁的奏議,那麼等於就是在這場由北軍兩大統率爭奪軍權的博弈中推bō助瀾,最終的結果必然是支援了王賁,打擊了寶鼎,進一步集中了北軍軍權。
始皇帝如何選擇,現在不重要,重要的是寶鼎會採取何種反擊之策,以便影響甚至決定始皇帝的最後決策,保證他始終控制北軍軍權。
王賁的長史草擬好奏議,呈送給王賁,由其審閱和修改。
王離移動腳步,又站在了王賁的身後。
這位長史意識到他們父子間肯定有商議,尋了個藉口離開了。
王賁看完之後,轉頭望向王離,“你有何看法?”
“我們非要和武烈王正面對決?”王離毫不客氣地質問道,“這樣做對我們是否有好處?假如兩敗俱傷,便宜了誰?”
“不是我們非要和武烈王正面對決。”王賁嘆了口氣,連連搖頭,“事實上,是武烈王把我們逼得走投無路了。”
王離皺眉不語。
“武烈王到了咸陽,馬上做出調十萬北軍回鎮京師的決定,而且這十萬北軍都是老秦將士,其目標直指我們老秦人。”王賁憤然說道,“他在做出這個決策的時候,可曾與我們商量?可曾考慮到我們老秦人的利益?”
王離猶豫良久,說道,“這十萬將士屯駐藍田,再加上三萬中尉軍,兩萬鎮戍關中要隘的內史軍,都是老秦將士,雖然他們由咸陽直接指揮,但一旦爆發戰事,需要呼叫這些軍隊的時候,還不是由我們來統率?還不是我們的軍隊?”
王賁望著王離,欲言又止。
老秦人現在的利益已經不在本土了,而是在關東地區,在未來的“諸侯分封”。原因其實很簡單,一個是對權力和財富的攫取,一個則是生存的需要。現在始皇帝和武烈王試圖讓中央直接控制老秦軍隊,接下來呢?老秦功臣們在失去軍隊之後,其地方勢力必然遭到打擊和清洗,這不但危及到老秦功臣們對權力和財富的佔有,還直接危及到他們的生存,雙方必然爆發衝突,而衝突的後果就是“兔死狗烹”,始皇帝和老嬴家會毫不猶豫地屠戮老秦功臣,把威脅到老嬴家統一中土的最大隱患連根拔除。
王賁不知道如何向兒子解釋,如何把問題的本質說透,因為這種事一旦說得太清楚,其實就和謀逆扯上邊了,所以上位者說話的時候看上去冠冕堂皇,但其實內中都充滿玄機,如何理解,各憑才智了,理解錯了,就可能萬劫不復。
王賁思索了片刻,問道,“武烈王是否願意與我們反目成仇?”
王離搖搖頭。以他對武烈王的瞭解,武烈王絕不會對老秦人下手,兩者不僅在利益上有共同訴求,還有世代的淵源,自相殘殺只會讓親者痛仇者快,對雙方都沒有任何好處。
“那武烈王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