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聊得投機,似乎把吃飯的事情忘記了。寶鼎有些著急,示意陪坐一側的曝布派個人去看看,如果馮劫今晚不來了,那就沒必要一等再等,怠慢了貴客。
曝布剛剛離開,唐仰馬上就轉移了話題,說到了麃(biao)公被咸陽解除軍職的事。唐仰忿忿不平,為麃公打抱不平。
寶鼎笑而不語,不置可否。如今晉陽風起雲湧,但云山霧罩,背後到底暗藏著什麼玄機,他還沒有看出來。宜安大戰的結論至今沒有出來,歷史軌跡看似偏轉了,但從咸陽一賞一罰來看,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歷史軌跡真的因為一場大戰而偏轉了?歷史記載中的宜安大戰是桓齮遭到李牧的圍殺,大敗,但沒有說全軍覆沒。或許是因為始皇帝把六國史書焚燬的原因,太史公作《史記》的時候缺乏資料,所以大凡秦軍大捷,都有斬首多少的紀錄,而秦軍大敗,則語焉不詳。
假若桓齮是慘敗而歸,那和今日宜安大戰的結果有什麼不同?桓齮率十七萬大軍攻打趙國河北,一番惡戰之後,只剩下八萬餘人,其中麃公的兩萬北軍尚餘一萬四千多人,桓齮從南線帶過來的十五萬大軍折損過半。激戰三個多月,損失近十萬軍隊,最後退回太原,這當然是一場敗仗,而且是慘敗。這時候對咸陽來說,損失十萬人和損失十五萬人有什麼本質區別?沒有,都是慘敗。
自己在河北戰場竭盡了全力,最後甚至不惜捨生取義,最終也就多救了幾萬人而已。歷史軌跡在河北戰場的確發生了一點點無關緊要的偏轉,但放到整個時代,放到整個秦國的政局中,這就好比向河裡丟了一塊石頭,除了濺點水花以外,對奔騰的歷史洪流沒有任何作用。
如果歷史軌跡沒有發生偏轉,那籠罩在晉陽的雲霧就遮掩不住自己的眼睛,自己依舊可以清晰地看到未來的發展軌跡,但怎麼做呢?怎麼做才能讓自己返回咸陽?待在晉陽這塊地方,就如同漂浮在歷史長河的支流,永遠都沒有改變歷史的機會。
唐仰越說越是氣憤,聲音不知不覺就大了。宜安決戰前後,麃公一直與公子寶鼎待在一起,如今公子寶鼎受賞了,麃公卻要為宜安決戰的巨大損失承當責任,這都是什麼道理?還有沒有天理啊?
寶鼎還是不說話,頗有興趣地打量著唐仰。唐仰三十多歲,長相很普通,因為出身寒門,依靠琴氏的幫助才得以謀個好差事,這份差事養家餬口絕對沒問題,在普通人眼裡已經非常了不起了,所以他很珍惜,為人做事小心謹慎,唯恐丟了這份好差事。寶鼎的思緒不知不覺回到了前世,他彷彿又看到自己正在為養家餬口而奔波,不過那時候對人生還沒有感悟,整日裡還在為了愛情而掙扎,不像唐仰,有家有口了,一門心思想就是為了父母妻兒,為了自己的小家庭,為此他可以理直氣壯地膽小,可以毫不猶豫地拒絕送死。如果我還能回到前世,我也要像唐仰一樣,好好活著,為父母妻兒努力工作,為此就算再委屈也值得。
“公子,咸陽名義上是懲罰麃公,實際上是變相地打擊王翦上將軍。”唐仰的確氣憤,本來他立功了,可以升官晉爵的,這可以改變他一生的命運,給他的家庭帶來很大變化,但結果卻一無所獲,空喜歡一場,所以他義憤填膺,有些暈頭了,脫口就把心裡話說了出來,“咸陽如此做法大失人心,不但讓將士們失望,還會激起軍中將率們的矛盾。公子是不是不信?公子以為老秦人能忍得了這口氣?王翦會任由桓齮打他的手下,打他的臉?這事鬧大了,晉陽軍方肯定要互相打起來。老秦人一旦憤怒,後果不堪設想。”
寶鼎面顯驚色,好象被唐仰這句話嚇住了。
公孫豹和琴唐也被唐仰這番話吸引了。公孫豹面帶淺笑,撫須不語。琴唐看到唐仰過於激動,口不擇言,擔心他惹下禍事,急忙咳嗽了兩下,提醒唐仰不要胡言亂語了。唐仰霍然驚覺,心裡驟感窒息。公子寶鼎是什麼人?這種事他能不知道?我在他面前胡說八道,不是自找沒趣嗎?
“公子,我……這個……瞎說,瞎說。”唐仰面紅耳赤,尷尬地解釋道。
寶鼎笑笑,搖搖手,示意唐仰不要緊張。剛才唐仰那番話提醒了他,讓他突然想到了咸陽此舉背後所隱藏的玄機。假如歷史軌跡沒有變,那麼在特定節點上的結果就不會變,透過這個已知的結果倒推到晉陽今天的緊張局面,不難估猜到咸陽想幹什麼,正在幹什麼,接下來又要幹什麼。
寶鼎望著唐仰,忽然覺得他很親近,甚至有一種非常熟悉的感覺。
寶鼎前世的記憶一直牢牢佔據著他的思想和靈魂,讓他一直很難適應自己的身份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