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部分

躇了一下,考慮到此事要完全拜託巴蜀人。他現在別無選擇,只有把真相說出來。

“桓齮(qi)。”寶鼎說道,“我要保住桓齮上將軍。”

琴唐大吃一驚,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會是桓齮,寶鼎竟然要保住一個楚系的中堅人物,這是為什麼?原因呢?

“大王要殺死桓齮?”琴唐吃驚地問道,“就因為宜安大戰?宜安大戰不是還沒有定論嗎?”

寶鼎笑了起來,“如果大王要殺桓齮,楚系會讓他殺嗎?”

琴唐馬上明白過來,更是吃驚了,“楚系要殺桓齮?”

“楚系殺不殺桓齮我不知道。”寶鼎說道。“我只知道楚系要放棄桓齮上將軍,要拿桓齮上將軍做替罪羊,以遮掩楚系決策失誤的事實。”

琴唐有些茫然,想不通,繞暈了。楚系要放棄桓齮?要知道桓齮可是楚系在軍方的領軍人物,把他放棄了,楚系豈不要失去對軍方的控制?那不是自毀長城嗎?

琴唐畢竟是大匠,研究弓弩大兵非常在行,搞這些權謀鬥爭卻遠遠不及隗藏這些人。現在寶鼎已經把事情說出來了,按道理琴唐即使想不明白也不要問了,這裡面很複雜,有些東西可能牽扯到更多的機密,但琴唐實在太好奇了,於是不假思索地脫口問道:“公子,楚係為什麼要放棄桓齮上將軍?”

寶鼎的確不想再解釋了,因為這都是他的估猜,根據歷史上的記載推測出來的。歷史記載宜安大戰後桓齮畏罪潛逃,藏匿於荒野深澤,從此杳無音訊,也有記載說他逃到燕國化名樊於期,但不論那種記載,桓齮都是逃了。

桓齮為什麼要逃?在這個時代,戰爭太多,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所以統率即使打了敗仗,也罪不至死。大部分統率都因為得到君王的信任,勵精圖治捲土重來,倒黴一點的降職解職,只有極少數人因為政治鬥爭恰好成了犧牲品。

就當前的咸陽政局來說,桓齮就算全軍覆沒了,也沒有必要逃,他的背後有強大的楚系外戚。現在宜安大戰最壞的結論就是慘敗而已,桓齮有什麼理由要逃?依照大秦律,叛逃的將領要夷滅三族,桓齮一個人逃了,他的親人家眷卻難逃一死。三族盡誅,幾百口人啦,他白痴啊?就為了自己一條性命卻讓幾百位親人死於非命,誰會幹這種事?以最壞的情況來說,桓齮無論是被殺還是自殺,他只要不逃,家族幾百口人的性命就保住了,而且連坐有限,畢竟他是打了敗仗,不是謀反叛亂,懲罰太厲害肯定會對軍中將士造成衝擊,所以他死後,他的家族親人衣食無憂沒有問題,子孫後代還是一樣可以重新崛起。

寶鼎思來想去,想不明白桓齮為什麼要逃?如果一定要找理由的話,那只有一個,他的存在威脅到了楚系的利益,楚係為此不得不拋棄他,置他於死地,他只有出逃,他逃了,對楚系的威脅沒有了,反過來,楚系感恩圖報,自會妥善處置他的家人。

這種事在寶鼎的前世非常多,很多大罪犯為了保住自己背後的利益團體,出逃國外,而背後的利益團體感恩圖報,也不會虧待了他的家人,大家各取其利。寶鼎想不通,很自然就把前世的東西代入了這個時代,於是認定桓齮被楚系拋棄了。

那麼,桓齮掌握了什麼秘密,又被誰發現了緊追不放,以致於威脅到了楚系的安全,迫使楚系不得不拋棄他?

當前對楚系威脅最大的是什麼?一個是宜安大戰,如果宜安大戰以慘敗做為結論,那楚系在軍方的力量必定受到打擊;還有一個就是晉陽的私鹽大案,此案牽扯甚廣,但正是因為牽扯太大,利益糾葛嚴重,一時半會查不清,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此案一旦查個水落石出,恐怕楚系要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這下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咸陽的大王抓住機會,窮追猛打,而楚系雖竭力抵擋,但私鹽大案剛剛爆發,河北大戰又以慘敗而結束,連番遭受打擊,顧此失彼,這種情況下楚系必須做出選擇了,要麼向大王讓步,主動讓出一部分權力,但後果極有可能是兵敗如山倒,被大王乘勝追擊,痛打落水狗,最後一敗塗地;要麼壯士斷腕,頑抗到底,與大王拼個兩敗俱傷。很顯然,第二個選擇最符合楚系的利益。

楚系要自斷一臂了,那砍誰?歷史上的很多真相湮滅了,但結果卻常常被記載下來。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秦國的假上將軍桓齮戰敗出逃了,不可思議地出逃了。這就是寶鼎知道的答案,透過這個答案一路倒推,雖然很多細節還是推不出來,但寶鼎最終得出一個結論,若想扭轉局面,就不能讓桓齮出逃,必須把他留下來。

怎樣才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