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揚子晚報 張秋芳:有人對傅彪存有誤解

相關連載:

傅彪、張秋芳著《印記》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張秋芳:愛讓傅彪的生命變得永恆

17年過去了,想起婚禮上父輩的叮囑,我們只有“白頭到老”沒做到。;;

傅彪最後一次為我過生日

(記者 趙李紅)由傅彪張秋芳夫婦共同完成的生活自傳集《印記》明天面市。該書首印15萬冊,已在全國預訂一空。為了答謝廣大讀者、觀眾對傅彪的關愛,長江文藝出版社特製首發紀念封。從本週末開始,在北京各大新華書店,購買《印記》的讀者,均可得到一張限量印製的《印記》一書首發紀念封。在今天上午的媒體見面會上,張秋芳她深情地朗讀了傅彪和兒子的文章,並懇請媒體不必過多關注她,而希望透過書,回報太多的人給傅彪太多的愛。經歷了這次人生的大波瀾,張秋芳對情感、家庭、事業、財富和生命的意義和質量都有了大徹大悟。

記者:昨晚在飛機上睡著了,一睜眼突然看見電視上的傅彪,國航正在放映《沒完沒了》。當時一激靈,因剛看完你寫的《印記》,從中讀到大量不為人知的傅彪的故事。書馬上就要上市了,你現在的心情怎樣?

張秋芳:心情很複雜,有欣慰更多的是忐忑。因為替他完成了心願而欣慰,忐忑的是不知大家會不會喜歡。我現在就像一個高考過後賦閒在家的學生,空落而忐忑。但不管結果怎樣,我付出的過程是真誠的,因而心裡還有幾分踏實。

記者:對不起,這個話題很殘忍,因為現在距傅彪去世才半年時間。當時是怎麼動意寫這本書的,用了多長時間交稿的?

張秋芳:只是想完成傅彪的心願。他在第一次手術過後寫了一些,然後特別交代我完成餘下的部分。寫作過程中我發現這是一個很安全的出口,讓我把無法宣洩的情感釋放出來,也讓他天天陪我在一起。從提筆到交稿總共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十二月初完成了初稿,不滿意,於是重新來過。

記者:與癌症抗爭,用生命倒計時寫下《生死日記》的陸幼青的夫人曾說過,丈夫去世後,很長時間不敢回憶,她怕揭開往事的傷疤,怕疼。有朋友也說過,因失去親人極度的悲傷和心力交瘁,大腦一片空白,以至於親人的事情全部失憶。你有過這樣的反應嗎?

張秋芳:大部分時間並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