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銀行職員、大學教授、教員、失業者、新聞記者、病人、教會及慈善機關工作人員、流浪者、囚犯等,寄稿的地方本外埠,國內外各地皆有,社會上各階層、各職業界、各方面、各式各樣的人差不多都有文章寄給我們,可見會寫文章或想寫文章的並不只限於文人學者,同時也可以顯示《西風》已經漸漸侵入了社會的各階層。然而,也因此增加了評選的困難。

編者宣稱是以內容、思想、選材、文字、筆調、表現力量、感想、條理、結構等條例為準則,以定去取的。他們自信確曾用著冷靜的頭腦。公正的態度,客觀的眼光,把投稿者每篇心血之作詳細閱讀過,但在選定得獎的文章,以及決定名次時,還是覺得左右為難。編者坦陳他們有可能委屈了一些佳稿,最後決定在十個中選名額之外,另外定出三個名譽獎,以增加讀者的興趣,同時減少他們的歉憾。全部得獎名單也照錄如下:

第一名 斷了的琴絃(我的亡妻) 水沫

第二名 誤點的火車(我的嫂嫂) 梅子

第三名 會享福的人(我的嫂嫂) 若汗

第四名 誰殺害了姐姐?(我的姐姐)綠波

第五名 殘惡的交響曲(我的妹妹) 家懷

第六名 淘氣的小妮子(我的同窗)魯美音

第七名 無邊的黑暗(我的回憶) 方菲

第八名 結婚第一年(我的妻子) 吳訥孫

第九名 我做舞女(我的職業生活) 凌茵

第十名 孤寂的小靈魂(我的妹妹)連德名譽獎

第一名 困苦中的奮鬥(我的苦學生活) 維特

第二名 我的第一篇小說(我的小說) 南郭南山

第三名 天才夢(我的天才夢) 張愛玲

拿這個正式公佈的得獎名單與張、水、趙三家的回憶相比較,不難發現三家的說法都有錯訛。有必要指出的是,三名名譽獎的獎金額與第四至第十名的相同,即除稿費外,贈《西風》月刊及《西風副刊》全年各一份。所以,確切的說,張愛玲獲得的不是《西風》徵文第十三名榮譽獎,而是名譽獎第三名。吳訥孫(鹿橋)也確實得到了徵文獎,但不是首獎,而是第八名。

大有爭議的徵文首獎《斷了的琴絃(我的亡妻)》作者水沫來自上海,很可能是個筆名。此文在《西風》第四十四期上隨評選結果一併刊出,系作者在愛妻去世後的第二十天所作,思念殷殷,感情深摯,是一篇感人的悼亡之作。全文字數剛好是五千字,根本不存在張愛玲所說的不講字數,破格錄取。那麼,又怎麼解釋張愛玲先收到獲得首獎通知,後又突然改為名譽獎第三名的指責呢?這極有可能也是張愛玲誤記。她當時收到的該是獲獎通知,而不是獲首獎的通知。假定正如像她所說中途變卦,《西風》編者大可改授她第二名或第三名,或者授予她新設的名譽獎第一名。而不至於把她改為名譽獎的最後一名,這未免太不合情理了。較為合理的解釋是,《西風》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授予她首獎,而只考慮授予她名譽獎。至於張愛玲所說的首獎作者用得著這筆獎金,故而《西風》編者幫他這個忙,是否根據確鑿,還是當時張愛玲遠在香港道聽途說?因當事人均已下世,只能永遠存疑了。

《天才夢》與名譽獎第二名《黃昏的傳奇》名譽笑第二名公佈名單時題為《我的第一篇小說(我的小說)》,但全文正式發表時題改為《黃昏的傳奇(我的第一篇小說》,想系編者歷為l一同發表於一九四0年八月《西風》第四期。平心而論,獲首獎的《斷了的琴絃》雖然文情並茂,畢竟只是中規中矩的抒情文,不像《天才夢》短則短,卻是才華橫溢,意象奇特,時有神來之筆,最後一句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出自二十歲的少女之手,道盡了多少人間滄桑,實在令人驚奇,也令人回昧無窮。但這是文學趣味見仁見智的問題,編者評選《斷了的琴絃》為第一名自有其道理,不能苛求。何況這次徵文得獎作品結集出書時,以天才夢為書名,可見編者對《天才夢》還是欣賞的。

其實名次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西風》藉這次徵文提倡西洋雜誌文體,企圖在我國雜誌界灌進一些新力量 張愛玲的《天才夢》在近七百篇徵文中脫穎而出,首次在全國性刊物上亮相,意義非同一般。它昭示著一顆文壇新星已冉冉升起,張愛玲從此走上了職業寫作的不歸路。張愛玲晚年對此事的回憶也是耐人尋味的。回憶錄最大的價值在於為歷史保留下一些真實,因此,比較客觀、坦然、真實地對待自己與歷史,無疑是最為重要的。對《天才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