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省,一直飛到北京地區的附近,在大陸上空活動持續9個小時,最後直到蓄油將盡,才飛回臺灣,從而引起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周恩來總理當即指示:“我們應用一切方法將蔣機擊落。”隨後毛澤東主席發出了“全力以赴,務殲入侵之敵”的指示。空軍部隊立即逐項落實了飛機裝備、保障設施等適應夜間低空作戰的各項措施,使夜間低空作戰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尤其是改進米格—17波愛爾型截擊機的機載雷達效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李憲剛掐死菸蒂,果斷地命令:
“起飛!”
“砰砰!”兩顆紅色訊號彈騰空而起,在迷茫的雨夜裡顯得格外鮮活、亮麗。一架戰鷹迅速滑出跑道,直插茫茫夜空。
駕駛這架飛機擔任雨夜出擊任務的,是飛行技藝高超,有著“全天王”之稱的飛行中隊長蔣哲倫。
窗外電閃雷鳴,大雨仍在繼續,蔣哲倫敏捷地駕駛著戰鷹,根據領航員報給的各項資料,利用兩個雲層之間的空隙,以最快的速度向戰區疾飛。
座艙外一片漆黑,雲低雨急。忽然,飛機如同被巨浪託舉的一葉小舟,劇烈地上下顛簸起來。危險!蔣哲倫馬上意識到飛機進入了積雨雲,這種雲滿負電荷,一不小心,就會觸上雷電,機毀人亡。他沉著地操縱著飛機,小心翼翼地從積雨雲的邊緣飛了出來。
又一團濃雲迎面撲來,飛機來不及躲避,又劇烈地左右擺動,難以操縱,蔣哲倫只覺得眼冒金星,兩耳發痛,大腦一陣陣暈眩。
“高度2500,航向240,進速850!”就在蔣哲倫與雲海搏鬥神志有些昏迷的緊要關頭,耳機中傳來了塔臺指揮員李憲剛清晰的指示聲音,使蔣哲倫立刻清醒過來。
“01號明白!”蔣哲倫一邊暗暗激勵自己的鬥志,一邊緊緊地注視著儀表,努力調整好飛機姿態,終於衝出了這片大塊雲團,繼續向目標區衝去。
距離敵機只有30公里了,地面指揮塔傳來“減速”的口令。蔣哲倫按下了剎車閘,減慢速度向敵機靠近。
飛機離敵機越來越近,只有17公里了,突然,雷達螢幕上的目標消失了,敵機不見了。
這個鬼傢伙,故伎重演,一聞到味兒,又想溜了。塔臺指揮員們見目標消失,立刻氣惱地叫罵起來。原來,B—17型戰鬥偵察機具有較好的低空機動效能,當受到我機威脅時,其立刻低空飛行,最低可降至200米左右飛行,在這種高度飛行是很危險的,不用說山頭,高一點的樓房或者煙囪都可能撞上。但這種高度卻能夠擺脫地面無線電跟蹤,使我方雷達無法連續掌握他們的航跡。過去,敵機就是多次利用這一效能,巧妙地逃脫我機攔截的。
“敵機又想重溫舊夢,逃脫羅網了,這一回絕不能讓他們輕易溜掉。”李憲剛心裡暗暗思忖著,他對蔣哲倫駕駛的米格—17型機改裝後的各項技術效能瞭如指掌,因此果斷地下達了口令:
“左轉向,坡度35,航向180。”
“01號明白!”蔣哲倫回答。
命令看似簡單,蔣哲倫回答得也十分輕鬆,孰不知,執行這道命令是有很大難度和風險的,未改裝前的飛機根本無法執行這道命令,技術平庸的駕駛員也無法完成這道命令,命令的內容是要蔣哲倫大片度地急速下滑,以便在敵機沒有跑遠時,及時抓住它的蹤影。蔣哲倫無愧“全天王”的美譽,他的下滑動作細緻、準確,飛機恰似一隻鷂鷹,從高空氣落下來,然後掠過低矮的房頂,擦著樹梢飛行。
這一次,敵人遇到好獵手了,要想輕鬆愉快地逃跑怕是沒那麼容易了。
突然,蔣哲倫面前出現一座黑黝黝的大山,要想找到敵人,必須貼著山脊低飛,這在白天也許不成問題,但在這風雨交加的黑夜,稍有不慎就可能撞山爆炸,機毀人亡。
蔣哲倫霎時急出一身冷汗。
“怎麼辦?把飛機拉起來?那樣自己是安全了,可難道就眼睜睜看著敵人溜走嗎?”他知道,從中央軍委到基地塔臺,有多少雙眼睛正在注視著自己。“不,絕不能拉起來。”
蔣哲倫下定決心,寧可豁出性命,也要把敵機打下來,他沉下心來,穩定了一下思緒,精確地測量了一下這座山的高度為1200米,他察看了一下自己的高度表:800米。只要拉高600米就可以了。他一推操縱桿,毅然在距山頂僅200米的低空飛過。同時,開啟機載雷達,仔細地搜尋目標。
忽然,熒光屏上出現了一片白花花的雜波干擾,目標回波訊號極其微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