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75年,歐洲太空研究所和歐洲運載火箭開發署合併組建了歐洲航天局,主要進行空間技術研究,簡稱ESA。ESA最早由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英國、比利時、丹麥、荷蘭、瑞典和瑞士10個國家發起,後來愛爾蘭、奧地利、挪威、芬蘭和葡萄牙5也加入進來。另外,加拿大作為ESA的一個觀察國進行合作。ESA的總部設在巴黎。ESA研發的太空實驗室於1983年首次進入太空。ESA的主要營銷公司是阿麗亞娜空間技術公司,其設計製造的阿麗亞娜號運載火箭於1983年首次發射成功。

從星球大戰到“太空城市”

追根溯源,國際空間站實際上起源於美國著名的星球大戰計劃。里根執政期間,提出發展星球大戰計劃,同蘇聯相抗爭,作為配套設施,計劃建設自由號空間站。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已不再對美國構成昔日那種威脅。布什執政期間,星球大戰計劃擱淺,自由號空間站計劃也被壓縮,1993年克林頓上臺後停止了自由號空間站的建設。

但是美國副總統戈爾卻對建立空間站計劃非常感興趣。在戈爾的極力主張下,自由號空間站的計劃設想從一國建造改為多國合作專案——阿爾法國際空間站。這是人類航天史上首次多國合作建造的最大空間站。國際空間站計劃分3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是準備階段,已於1994年…1997年完成。這一期間進行了多次載人航天活動,美國太空梭與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進行多次對接,將美、日、德、加等國的航天員送到和平號空間站上,訓練他們在空間站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與此同時,航天員在和平號開展大量空間科學實驗,獲得微重力、生命科學、地球資源探測和軌道交匯與對接方面的知識和經驗。

第二階段是初期裝配階段。在這一階段將把國際空間站的主體艙曙光號和連線艙發射到太空進行組裝,空間站的核心部分服務艙將發射升空並同曙光號和團結號對接。這期間空間站將初具規模並可運載3人飛行。

在第三階段,將把美國的居住艙、歐洲航天局和日本製造的實驗艙送入太空,對接成功後將標誌著國際空間站的最終建成,屆時可以有7名航天員同時在太空工作。

國際空間站:太空建築工人

巨大的摩天大樓,高大的起重機,工人們爬在架子上正在把一個個部件栓牢固定在一齊——這種場景幾乎在任何一座城市你都可以看到,但是,如果它發生在高達402千米的太空中,你還能想像的出工人是如何來工作的嗎?這裡的建築工人正是航天員,起重機就是新一代的太空機器人,而摩天大樓就是現在正在建造中的國際空間站。

隨著454噸的國際空間站的組裝,地球軌道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建築工地。人類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建造著國際空間站。航天員的艙外活動將會越來越頻繁。他們的工具是一個緩慢移動的機器手臂,加拿大人研製的兩個手指的機器“手”,甚至還有一個可以自由飛行的機器“眼”——它可以圍繞著空間站飛行,用來檢查空間站的建設工作。整個空間站的建設過程中,人們計劃發射40多次宇宙飛船或者太空梭,將100多個不同的元件到空間站上組裝起來。

國際空間站是如此複雜的一項工程,使得人們經常會遇到新的難題。工程師和航天員透過設計操作程式,準備合適工具和測試裝置效能,人們的太空站安裝建設的經驗也逐漸豐富熟練起來。在整個空間站建造過程中,估計要大約進行160次左右的太空行走,工作時間要達到1000多個小時。

國際空間站:建成後的國際空間站

到2005年,建成後的國際空間站將是個“太空中的城市”,成為人類在太空中長期逗留的一個前哨。它包括6個實驗艙和1個居住艙、3個節點艙以及平衡系統、供電系統、服務系統和運輸系統,總重量達454噸。空間站主體結構長88米,首尾距離109米,高度44米,封閉容積相當於波音747飛機的內部空間,平均執行高度為350公里,軌道傾斜角度。因為所有的合作伙伴都可以發射航天器到該軌道上,所以空間站能夠隨時獲得補給。同時,該軌道提供了良好的觀測視野,包括85%的地表覆蓋,並飛過95%的人口地帶。地面上的人可以用肉眼看到它。在夜空裡,除月亮和金星外,第三顆最亮的“星星”就是國際空間站。

從外面看,它將主要由兩大結構呈十字狀搭在一起而形成。其中,縱向的主幹主要是一些像積木一樣拼接在一起的艙體,總長度約為80米。而由總共9根“橫樑”連線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