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業和技術基礎,因此在蘇聯人看來有限的技術援助對中國火箭、導彈事業的開創和早期發展產生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毛澤東曾半開玩笑地說:“應該給赫魯曉夫發一個一噸重的大勳章。”但1958年後期,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出於種種原因,中蘇兩國政府間的關係開始惡化,影響到了兩國之間的技術援助,到1960年8月份,蘇聯撤走了第五院來華援助的所有技術專家。

由於中國導彈的研製一開始就以自力更生為主要方針,因此蘇聯方面技術援助的中止並未造成根本性的影響。1960年11月,中國依照蘇聯P…2(V…2的改進型)導彈圖紙製造的第一發“1059”近程導彈在西北導彈試驗基地發射成功,導彈飛行了550千米,彈頭命中目標區。當晚基地舉行了慶功會,聶榮臻在會上說:在祖國的地平線上,第一次飛起了中國自己製造的導彈,這是中國軍備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而後,戰略中程導彈被列為中國導彈發展的重點,首先上馬的是一個近…中程的過渡型導彈——東風2號。東風2號的研製除錯周期較長,大約用了4年時間才趨於完善。但作為實戰武器,東風2號尚有許多不足之處。1964年,周恩來指出要提高東風2號的射程,使之成為一個有實戰價值的武器。於是,各項指標都更優秀的東風2號甲誕生了。

1966年10月27日,中國成功地進行了東風2號甲和核彈頭的兩彈結合試驗。導彈飛行正常,核彈頭在預定的距離精確的命中目標,實現核爆炸,完美的蘑菇雲從目標區升起。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實用型導彈核武器。

中國洲際導彈的設計研製經歷了很多坎坷,從1966年開始初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