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部分

將軍,我等一時嬉鬧開的玩笑,怎麼將軍就當真了。”羅彥這樣一說,倒是讓不少人生起好感。尉遲恭畢竟是右武侯大將軍,真要到時候把羅彥揹著逛長安,丟的可就不是尉遲恭一個人的臉了。整個大唐的軍隊都要為此蒙羞。要是有些有心人再利用一下,沒準還能成為文臣壓住武將的一個藉口。

白了程知節一眼,這些人滿臉帶笑把招呼著羅彥坐下。

雖說現在這些人現在可都是高官,一個個頂天的三品官在這裡最少也坐了十來個,但是這些人可是一點也沒有輕視羅彥這個七品文學。

為何?要說文的,人家在之前貢獻給李世民的謀略,不必這些文臣差多少。要論武功,雖說比不上秦瓊程知節這些大將軍,可是就憑人家能拿著橫刀把李世民的親衛校尉給打敗,還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救了李世民的性命,順手收割了李元吉的人頭。這份功勞,隨便扔給一個人,現在的地位都絕對不低。

誰知道羅彥就是這麼一個奇葩,居然在起事以前就跟李世民打好招呼,不讓自己倖進。

羅彥剛開始被封了一個司經局文學,把大家給弄得滿頭霧水,再怎麼說也是救過李世民的命啊,怎麼能這麼小氣,就算是人家之前一介白身,但是好歹給個六品官吧。知道有一天長孫無忌和李世民閒聊的時候,李世民感慨了一句羅彥才是真的不戀棧權勢,長孫無忌乘機問了幾句,這才知道緣由。

訊息就從長孫無忌的嘴裡傳出來,就算是他不傳,往後還有人會傳出去。李世民自己也不能忍受別人說他忘恩負義不是。這般的高風亮節,立馬把羅彥在人心中小年輕的印記給消磨掉了。看看人家,這才是視名利如糞土。

所以即便羅彥是個七品官,在李世民私下議事的時候,這位置反倒是比一些四品五品的官員要靠前一些。坐在了長孫無忌的身邊,笑著和長孫無忌打聲招呼:“長孫尚書多日不見,越發精神抖擻了。”

明知道這是羅彥調笑自己升了官,長孫無忌還是笑著回答:“不必進之,整天窩在司經局,上邊也沒人看著,樂得自在啊。我雖然升了官,但是整天公務繁多,就連飯都吃不好,睡覺也睡不踏實,得失之間,哪能說的像你那麼好。”

這可真的不是長孫無忌矯情。作為吏部尚書,這些天可是除了兵部以外,最為繁忙的一個部門了。考核各地官員功績,負責官員升遷黜置,因為涉及到李世民的手下好多人,所以各方面的勢力都要好好考慮,絕對是一件非常費腦子的事情。

“蕭規曹隨就好了,長孫尚書何必每天都糾結這個,太上皇時期的制度已經非常完備,現在只不過是過渡,何必那麼累,弄得所有人都整天人心惶惶。”羅彥這是另有所指,李世民上臺以後,大肆封賞自己的手下,這樣以來就得有人讓位,隨意好些人莫名其妙被換掉,有些人莫名其妙升官,這件事情民間也開始有了怨言。

聽到羅彥這一貫懶散的辦法,長孫無忌想想,還真是那麼一回事,也就點頭稱讚:“進之這是深得黃老精髓。只是,你這樣,陸夫子就不會收拾你麼?”接納了羅彥的建議,長孫無忌也不介意和羅彥開玩笑,就拿羅彥儒生的身份和黃老的治政思路說事。

“不論黃老還是儒家,只要是對國家和百姓有利的,拿來用就是了。我等儒家子弟,就是不能抱著門戶之見,不然遲早會有新的流派替代我等。不說別的,如今法家就大行其道,難道我等就要阻止不成。於國有利,便是仁德。”說出了最近讀書的感悟,羅彥也是一陣暢快,自從董仲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隨著魏晉南北朝的低潮期,儒家子弟迫切的希望能夠重新回到權利的中樞。這確實是一件好事,但是隨著心思迫切,就產生了不少激進的言論,對於更好發展儒家的學說,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聽到羅彥這樣的認知,同是作為儒生的長孫無忌,這個時候也被羅彥的一些思想給震撼到了。這都是走進權利中樞才會明白的道理,羅彥作為一個七品文學,就有這等見識,著實難得。

所以不僅感嘆了一句:“我不如進之啊。”

由不得長孫無忌多說話,此時李世民已經進來了。

坐在主座上,李世民說道:“今日集會,乃是討論後日渭水河畔之議和,諸君有何想法,不妨說來,我等商議一番。”

作為李世民的幕僚之首,杜如晦率先開口:“而今議和已成定局,今日商議,無非就是何人前去,如何佈置,條件如何。既然頡利親來,陛下數年前又與之結為兄弟,自然是陛下要親自前往。只是……”杜如晦這個時候說話也是有些猶豫,畢竟頡利此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