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部分

,中國》(英文),第143—146頁。

史迪威派遣觀察組駐延安是為了對日共同作戰、獲得敵戰區情報(中共領導的部隊有這方面的情報並願意提供給美軍)並準備最後的聯合軍事行動——美軍計劃在華北登陸打擊日軍。

與此相對照,在赫爾利一魏德邁班子的心目中,這個觀察組的主要任務就完全不同了——它應該收集共產黨的情報,用以反共。即使在稍早的時候,在觀察組裡已經安插了至少一個人,他把情報提供給一個美國海軍單位,再轉給國民黨特務頭子戴笠。他在三個方面進行偵察,一是中共,二是美軍觀察組中贊成在戰爭中同中共合作的那些成員,三是觀察組同美國軍政上級的往來通訊。

羅斯福總統調回史迪威將軍決不是因為他對蔣介石有任何偏愛。蔣的訛詐伎倆他已經領教得夠了(例如蔣曾嚇唬說,如果美國不答應他的要求——10億美元貸款加上每月經由危險的“駝峰”航線運入至少2萬噸軍用品——中國就要“垮臺”)。羅斯福從史迪威等人那裡得到的報告是,蔣不但不願意派他的部隊到緬甸去同美軍聯合作戰,甚至不願意為美國在中國的空軍基地提供足夠的地面警衛兵力。蔣要把錢和武器都留下來準備以後打內戰,而不是現在用來打日本。即使赫爾利本人也曾把蔣介石這幫人說成是“法西斯和竊賊”。①發現這份材料的美國學者中肯地指出,既然這些人是“法西斯和竊賊”,那末美國又究竟是為了什麼要去支援他們呢?實際上,赫爾利已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寫道,目的是“在現政府下統一中國”。

①同上書,引用約翰·P·戴維斯著《攀住龍尾之後》(英文),第300頁。這話是魏德邁對戴維斯說的。

整個過程經歷了不同的階段。最初有一段時間,赫爾利和魏德邁作了一些姿態,似乎他們所遵循的政策並不完全背離史迪威時期的政策。他們不這樣做又能有什麼別的辦法呢,因為他們到任的時候,正值國民黨戰場第二次大潰退(1944年4月到12月,日軍連陷鄭州、洛陽、長沙、衡陽、桂林、南寧,前鋒曾到貴州獨山,重慶震動),證明了史迪威的正確。(約有兩年時間,日軍對國民黨防線毫不觸動,而是集中兵力對付中共領導的部隊和解放區;1944年國民黨戰場大清退,看來除中共領導的軍民外已不存在抵抗力量。)但赫、魏兩人的基本方向,如以後的局勢發展所證明,是始終一貫的。

在史迪威對蔣介石鬥爭及最後去職期內,宋慶齡一直密切關注著事態的發展,對他的立場表示強烈的同情並至少有兩次在家裡接待了他。

她在1944年6月24日給史迪威的信中,以讚賞的口氣提到“人們對您和您的作為的看法”。①

①同上書,引用赫爾利在1944年11月致美國財政部長亨利·摩根索的信。第21—22頁。

史迪威本人在他1944年9月24日的日記中寫道:

“與孫夫人共進晚餐。她要投票選我代表中國去出席和會……說……我在中國人民中間存著為他們說話的好名聲。”①

①宋慶齡致重慶史迪威將軍,1944年6月24日。承史迪威將軍的女兒南希·史迪威·伊斯特布魯克惠贈影印件。

在10月20日(他剛被免職)的日記中他寫道:

“見到孫夫人。她哭了,很苦惱。說她盼望有一次公眾示威。很想到美國去告訴F.D.R.(羅斯福總統)事情的真相,但不能(像她姐妹那樣)在戰時跑到國外去。要我把CKS(蔣介石)的真正本性告訴F.D.R。‘他是隻紙老虎……’又說……‘為什麼美國不收拾收拾他,讓他安分一點。他們有這個力量,不該聽信他。’……給了我一些禮物,是給威(指史迪威的妻子威尼弗雷德)的。”①

①史迪威1944年9月24日的日記。參看注64。

注意到她用“紙老虎”一詞是很有趣的,因為這個詞後來毛澤東用以形容美國戰後支援蔣介石的力量,從而為全世界所熟悉。她知道這個詞可能是由於在1924年廣州商團叛亂時曾經用它來形容叛軍。

至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幾個月內美國對華政策的導向,可以讀一讀關於1945年3月27日在華盛頓舉行的一次戰略會議的記述:

“赫爾利、魏德邁和……梅樂斯……都認為,只要給中國的中央政府較少量援助,就可以把叛亂(指中共領導的力量)鎮壓下去;一個月前,赫爾利已告知蔣介石,大戰結束後,他那些美式裝備的部隊如果要打共產黨,取得勝利易如反掌。”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