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六章 朝中有小人

其人雖然以“球”聞名,卻不是真的只陪道君踢球不幹正事。

高俅執掌殿前司這麼多年,雖無大功,但也沒有出什麼大事,能力還是有的。

指望他帶兵打仗當然不成,但排程物資管理兵員上,其人再不濟,也遠比從未掌兵的吳敏、李綱等人要靠譜得多。

可惜,高俅乃是道君的親信,之前突發急病才沒有跟著太上皇南下。

趙桓已經登基,絕不能再用自己老子的親信掌兵,出謀劃策也不行!

高俅也知道自己身份敏感,發病後就閉門謝客,刻意淡化自己的存在感,以至於太學生陳東上書所列“六賊”便沒有提及此人。

高俅指望不上,其他臣子更不能指望。

之前,趙桓因開封府失陷慌了手腳,曾召集眾臣廷議應對之策。

結果,大臣們建議不一。

有勸皇帝南渡大江,或西奔關中的,待集天下兵,選將出師,再與敵決戰的;

有建議堅壁戒嚴,收民清野,使敵人攻不得前,退無所掠,師老氣沮,然後待勤王兵馬齊聚,再趕走同軍的;

也有主張派能言善辯之士,許以割地賠款,兄事大同等條件,勸正乾皇帝退兵的。

兵部侍郎李綱則認為大宋輸在民無戰心,軍無士氣,唯有效法真宗皇帝御駕親征,以攻為守主動出擊,才能鼓舞民心士氣,打退強敵。

趙桓被臣子們吵得腦瓜子生疼,其實分辨不出誰的意見更好,自己又該聽誰的。

但眾臣只願張嘴提毫無操作性的建議卻不願踐行自己的建議,唯有李綱願意擔起抗敵之責,趙桓這才定下親征的決心。

只是,以趙桓登基後第一次臨朝都會躲起來的性子,又如何能夠做到定下決心就一直堅守呢?

其人下詔何灌不得入城的同時,還下了另一道詔令:

以兵部侍郎李綱為尚書右丞、臨京留守,知南陽府事聶山為隨軍轉運使。

數日之內李綱再次升官,終於位列宰執,其人卻沒有升官的喜悅,也顧不得城下失魂落魄的何灌了,當即下了城牆,匆匆趕往宮中請求奏對。

朝中有小人!

天子朝令夕改,肯定是受到了小人蠱惑,才會想到臨陣逃跑!

……

ps:頭疼得厲害,好久沒發這麼短的章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