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七章 勇立萬軍韓世忠

大宋淮南西路招捉使李成不愧是應運亂世而生的梟雄,把握時機渾水摸魚的能力遠遠超過一般軍頭。

其人趁著同軍兵威臨安朝廷急詔全國兵馬勤王的難得時機,兵出光州,強佔南面的黃州羅田、蘄春兩縣,一舉突破了朝廷對其部的封鎖。

若不是大打出手的同宋兩國出乎意料的迅速媾和,導致李成的擴張計劃中途擱淺,其人完全有可能借機衝破重圍,進入財賦重地江南大展拳腳。

朝廷送走同軍後,便可以騰出手來收拾國內問題。

李成審時度勢,主動停止了擴張,卻不願退回光州。

彼時,大宋剛剛遭遇連番大敗,殘存的軍隊士氣大挫,各地民心也因此而動搖,正是急需穩定內部的關鍵時刻,不宜輕動刀兵。

而且,李成部兵馬戰力可觀,真要是撕破了臉皮與之大戰,朝廷也未必討得到好。

趙桓無奈之下,只能下詔承認李成率部勤王的功勞,並勸其人自己撤回防區。

李成好不容易打出來,自然不願就這樣退回去。

其人乃以朝廷拖欠本部軍餉軍械為由,賴在黃州不肯走。

雙方僵持不下,兵部尚書路允迪建議朝廷一面與亂賊討價還價,一面悄悄調集各地勤王兵馬,待重兵雲集後,再逼迫李成就範。

趙桓從其請,命樞密院重新調整軍隊部署。

其中,扈從太上皇南下的勝捷軍返回後,也參與了圍堵光州兵馬的行動。

“勝捷軍”其實並不是朝廷設定的禁軍編制,乃是統率西軍多年的童貫為了自身安全,親自挑選組建的一支精銳親兵,兵力最多時有三萬人。

其部裝備精良程度遠超其他各部,且各級軍士是大宋戰力最強的西軍再選精銳。

勝捷軍本應該作為勤王平亂的絕對主力,只因是道君寵宦親自組織的嫡系兵馬,而不能讓當今朝廷放心,便被部署在“內線”位置——穎州。

實事上,勝捷軍的軍紀確實相當差。

其部駐守穎州期間多有擾民之事,導致地方怨言不絕。

但要說勝捷軍比起朝廷其他兵馬的軍紀更差,還真是言過其實了。

大宋禁軍的軍紀只在錢糧賞賜都到位的情況下,才能勉強談得上些許。

不然的話,就算是以善於治軍的將門而言,也別想跟麾下丘八談什麼軍紀。

勝捷軍在童貫手中不差錢糧,軍紀便是勉強說得過去。

等到朝廷收拾童貫之後,勝捷軍便成了需要防備造反的物件,壓縮其編制,拖欠其糧,便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李綱以御下不嚴之名斬殺勝捷軍統制官焦安節,其實與朝廷以禍國奸臣之名誅殺童貫的根本原因是一樣的。

都是除舊換新消除隱患的必然舉措,目的都是為掌控時局。

正常情況下,只要錢糧到位,加上手法巧妙,未必就不能借此機會,除掉其軍中的部分軍頭而得到一支強軍。

但李綱行事過於操切,且忽略了低賤計程車卒也有各種複雜情緒和安全需要,後續工作沒有做到位,才導致了這起本應該可以避免的兵變發生。

李福率部作亂後,也知道自己倉促起事難成大事,曾暗中派人聯絡人在黃州的李成,希望與其聯手,反了這窩囊朝廷。

但李招捉雖然與朝廷的關係微妙,卻始終都沒有公開造反。

其人身份半黑半白雖然招朝廷忌諱,行事卻遠較造反後更加靈活,更看不上這些頭腦一熱就搞事的傢伙,乃拒絕了李福的聯手建議。

李福勢孤力寡,擔心朝廷調集兵馬圍剿自己,只能放棄幻想,沿著穎水東進,流竄至壽春府及濠州作亂,以壯大勢力。

其部初時僅有兩千餘惶惶不安的亂兵,除之不難。

但朝廷兵馬被李成阻隔,牽一髮而動全身,皆不敢輕舉妄動。

而李成也需要有這麼一個傻大膽扯旗造反,為自己分擔來自朝廷的壓力,乃放任李福在自己的後背的搞事。

如此一來,兵力本來集中的淮南路便出現了大缺口,讓李福部亂軍得以迅速擴張。

李綱擔心事態惡化而導致形勢失控,只能如實上奏朝廷,請天子再降聖旨先穩住李成,再調集重兵圍剿李福。

首相吳敏乃是李綱的政治盟友,其人同樣不習兵事,卻知道朝中政治鬥爭的嚴酷。

彼時,道君朝奸黨基本被清除,大宋面臨的內部矛盾和外部壓力卻一個都沒有解決,沒了奸黨,朝中眾人的怨氣便很自然地指向了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