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六章 徐澤來啦

梁師成被皇帝趕出城後,就有臣子和內侍抓住時機向皇帝進言,爭相彈劾太尉之過,請求天子誅殺此獠以振民心。

趙桓之前留著陳東所列“六賊”之一的梁師成沒有處置,真正的原因並不是後者一直纏住其人,讓他沒有機會明辨忠奸下詔除賊。

而是相對於其他“六賊”,梁師成這人作惡極少,反而廣結善緣。

尚在潛邸的趙桓就曾多次受其援護,梁師成不僅暗中阻止過覬覦大位的鄆王趙楷,還在皇太子拒絕登基諸臣措手無策時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趙桓如今剛剛登基,急需邀買人心,以鞏固自己的帝位,不可妄殺臣子。

而梁師成不管有沒有作大惡,是否真該被列入“六賊”,首先都是對趙桓有援護之恩的臣子。

皇帝登基之初就下狠手處置對自己有恩的臣子,能不能振奮民心不知道,但肯定會大損天子的名聲,給人留下趙桓薄情寡恩的壞印象。

而且,大宋制度在此,宦官權勢再重也只有依附於皇權時才有些許威風。

沒有皇權支援又不掌實際兵權的宦官,屁都不算。

道君倉促跑路後,梁師成便沒了靠山,已經掀不起什麼浪來,殺與不殺其人對趙桓來說都沒有多大的影響了。

實際上,道君在位時,梁師成雖然權勢極重,能夠與蔡京、童貫二人並稱,但在仕林中的名聲絕對算不上壞。

真正壞掉梁師成名聲的,是代表京師“民意”的太學生陳東上書。

“六賊”的壞名聲經陳東上書後,迅速在民間流傳開來,但在朝堂之上,基本沒人附和這個說法。

趙桓又不是啥都沒見識過的傻子,基本的鑑別力還是有的。

其人雖然沒有親眼見過接連兩次給自己上書的陳東,但後者字裡行間極盡挑唆之能,一再離間自己父子關係的意圖卻瞞不過事後冷靜下來的趙桓。

大宋新君確實年輕也很叛逆,一直希望透過各種手段證明自己比老爹強。

可畢竟血脈相連,自家的事讓一個啥也不是的外人一再拱火,換成任何人回過味來也會非常不爽。

你說梁師成是“六賊”他就是?

你說要殺這些人,朕就必須殺?

到底朕是皇帝,還是你是?!

趙桓的逆反心理本就較重,一旦認準了陳東居心叵測,反而越發不想殺掉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威脅的梁師成。

怎奈梁太尉權勢煊赫時積德太多,宮廷內外和朝野之間很多人曾受過其人的照拂。

如今換了皇帝,梁師成失勢卻不死,叫哪些曾經跪舔其人的人如何能夠安心?

由是,梁太尉出城僅僅一晚加小半日的時間,就有大臣、內侍、太學生、布衣等各色人等十餘人透過各種渠道向皇帝反映其人的罪過。

其中,便有太學生陳東的第三次上書。

“臣於去年冬嘗與諸生伏闕上書論‘六賊’之罪,又近言蔡京父子及童貫等挾道君南巡,恐生變亂,乞追還闕下,各正典刑,至今未蒙盡行……

昨日聞道路之言曰……上皇初至江陵,不欲前邁,復為數賊挾之而前,沿路劫持無所不至……天子之父乃受制奸臣賊子一至於此;

況數賊之黨,遍滿江南……一旦南渡,即恐乘勢竊發,控持大江之險,江南郡縣必非朝廷有。

……非梁師成陰有營救而然邪?請言師成之惡。外雖憸佞,而其衷陰險禍賊,招權怙勢,壞法亂紀,無所不至。

上皇每所進用宰執、侍從,師成必收以為己功,故大臣聽命,師成以行國政,威聲氣焰,震灼中外……

國家至公之選,無如科舉之取士,而師成乃薦其門吏使臣儲宏,特赴廷試,宏自賜第之後,仍令備使臣之役……唱名之日,師成奏請升降,絕滅公道。

又創置北司以聚不急之務,專鎮書藝局以進市井遊手無賴之輩。

濫恩橫賜,靡費百端。竊弄威福,陰奪人主之柄。

使師成不去,同惡尚存,群賊等輩倚為奧援,陛下雖欲大明誅賞,以示天下,胡可得哉!”

眾口可鑠金,積毀能銷骨,面對洶洶而來的民意,趙桓耳根軟沒定力的個性又開始發揮作用了。

即便其人對太學生陳東已經抱有成見,可看了該生這封滿是“道路之言”卻又極富煽動性的上書後,趙桓還是懷疑起自己的判斷來。

難道梁師成真有這麼大危害?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爭相彈劾他的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