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七章 忠勇無雙李孝忠

早在岳飛進抵臨安之前,緊挨南陽府的永興軍路商州勤王兵馬就趕到了內鄉縣。

該部統兵官說來還與徐澤有過交集,乃是曾參與過平滅方臘之亂和大名府之戰的忠州防禦使辛興宗。

其人在朝廷大軍兵敗南樂鎮之後,錯誤得出徐澤將會揮軍南下滅掉大宋的結論,乃與懷德軍都總管楊炯等人聯手,準備挾持童貫逃往河東路割據地方,以應對群雄並起的局面。

沒想到徐澤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不僅放棄了唾手可得的東京城,還順手拉了童貫一把,讓頻臨滅亡的大宋王朝得以延續。

而大宋朝廷第一名帥童貫經歷這次大敗後,也聲望大損,收拾不了楊炯這等大軍頭,便把氣撒在了小軍頭辛興宗的身上。

其人隱忍了小半年,終於逮到機會尋了辛興宗一個不是,蠱惑教主道君皇帝將其調到偏遠的廣南東路任職。

辛興宗也是命大,在滿是瘴痢的廣南待了近五年,居然還能活下來。

去年,同宋兩國軍事危機爆發,種種跡象表明大同帝國正在準備發動一場大戰。

軍力不濟的大宋朝廷被迫遷都南陽府避敵鋒芒,並再度竭盡民力擴軍備戰,以應對大同帝國可能南下的壓力。

病篤思良醫,國難思良將。

大宋雖大,敢戰又能戰的中高階武將卻很少。

而之前的幾年裡,同宋數次交鋒都以宋軍大敗為結局。

此時正是名將凋零,人才青黃不接的時候。

有過多次大戰經歷的辛興宗這才被教主道君皇帝想起,並調回永興軍路出任商州防禦使一職。

此番同軍入寇南陽,王朝傾覆在即,既是大宋王朝之危,也是武人軍頭之機。

差點死在廣南東路的辛興宗迫切期望能借勤王之機在新君心中留下良好印象,因而行動非常積極。

其人藉著緊挨國都的有利條件,率先完成動員,趕在了所有人前面成為第一個帶兵進入南陽府的勤王軍將。

但富貴再好,也要有命來享受。

其部除了必要的留守兵力外,進入南陽府的商州人馬只有四個半指揮,兵制員額兩千餘人,實際兵力僅一千餘。

靠這點兵力加強內鄉縣防禦,牽制同軍在南陽府的行動都很勉強,深入臨安城下就只能是送人頭了。

由是,辛興宗第一時間向朝廷彙報了自己的忠心後,便老實留在了內鄉縣,準備等待更多勤王兵馬趕來再行動。

永興軍路畢竟緊挨南陽府,各地只要動員起來,行動也慢不了多少。

繼商州兵馬進入南陽府後,虢州、華州等地的勤王兵馬也陸續趕到內鄉縣,加上城中原本的駐軍,總機動兵力接近五千人。

但拖到這個時候,同軍前鋒岳飛部也已經進抵臨安城下。

南陽府防禦體系的重點在其周邊險要的地形,而不是臨安單薄的城牆,現在同軍卻輕易突破周邊防線直接攻到了臨安城下,大宋王朝隨時都有覆滅的危險。

天子連夜下詔,催促各地兵馬速速進京勤王。

形勢異常危急,聚集到內鄉縣的勤王兵馬不敢再等,只能立即進軍。

內鄉縣城中的兵馬雖多,卻各有分屬,互不統轄,要在同軍騎兵的威脅下趕往臨安,肯定不能冒著被同騎逐個擊破的風險分開行動。

城中軍階最高作戰經驗也最豐富的辛興宗當仁不讓地負起了統兵之責,其人將各部兵馬略加整頓後,便急速趕往臨安。

但同軍的動作更快,岳飛大早便率軍強行拔除了何灌部小營,隨即又轉進數十里,果斷拿下張村鎮軍寨。

得知前往臨安的重要節點張村鎮被同軍攻陷,辛興宗自知麾下兵馬雖多,戰力卻參差不齊,指揮協調非常不便,在野地裡絕非同騎的對手。

由是,其人已經走到了半路上,又果斷縮回內鄉縣固守。

敵後作戰之所以危險萬分,糧路斷絕補給不穩定的危險倒在其次,最主要的危險來自軍情不明,戰場態勢混沌,戰場單向不透明。

侵略軍天然就會受到戰場周邊的百姓強烈抵制,軍情獲取的難度直線上升,無法有效及時掌握敵情動態,就容易打糊塗仗。

不過,以大宋官府對民間的薄弱掌控力和軍民之間的緊張關係,宋軍即便在主場作戰,對戰場態勢的掌控也不會比同軍更強。

因而,在南陽府戰場掌握彼此的動態上,同、宋兩軍實際是半斤八兩。

但在戰爭中,戰力更強的一方通常也會更加主動,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