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三章 逆賊的下場

這次奏對,趙桓和李綱君臣二人除了研究實際沒什麼好研究的臨安城保衛戰形勢外,最主要的話題便是如何處置帶頭鬧事的太學生。

在這個問題上,李綱旗幟鮮明,認為“太學生率眾伏闕,意在生變,不可不治”。

並不是什麼“攘外必先安內”,乃是於當前局勢而言,挾民意以脅天子的太學生乃是肘腋之患,顯然要比註定打不贏卻行事有度的同軍威脅優先度要更高。

大宋君臣雖然畏懼於大同正乾皇帝,開口偽帝閉口賊軍。

但眾人心裡都明白,相對於口中高喊忠義行事卻毫無底線的暴徒來說,正乾皇帝才是胸懷蒼生一心革除天下積弊的真王者。

就算同軍攻破了臨安城滅了大宋王朝,以正乾皇帝的博大胸懷,大宋君臣可能有破家亡人之憂,卻肯定不會被趕盡殺絕,延續血脈的希望絕對有。

甚至,只要放棄抵抗,積極配合大同帝國的社會改造,還能在新王朝生活無憂,後代子孫憑本事重新富貴也不是不可能。

但放任無法無天的太學生操縱民意,就不僅是亡大宋了,而是亡天下!

李綱才復職就請天子對“援助”自己的力量舉起屠刀,既是再次與暴徒劃清界限,也是真的恐懼於這種其人無法理解的狂暴力量。

無法無天的暴徒肯定是要嚴懲,但趙桓今天才被暴亂的民眾嚇破了膽,外面聚集的民眾還沒有完全退去,自是不敢在這個時候下旨抓人。

其人乃以“諸生心憂大宋,民眾不知朝制”為由,暫時不治暴徒之罪。

不過,太學生陳東等人屢次三番妄議朝政,還相互串聯,搞出這麼大的動靜。

負有管理之責的太學學官明顯有瀆職行為,必須先予以懲戒。

趙桓乃以國子監司業唐黃傳不能約束諸生,待罪,詔答以速安本職。

其實,當街上的人群各自散去並逐漸冷靜下來後,很多人便意識到自己參與了天大的禍事,當即就慫了。

不少太學生擔心朝廷會事後清算,根本就沒有回到太學,參與請願的數百太學生“不告而去者大半”。

而天子懲處唐司業的詔令送達後,眾學官也看清了朝廷的決心,當即以學規將之前上街請願返回的太學生禁足。

這下,又捅了馬蜂窩。

站在天子和朝廷的角度,陳東等人是裹挾民意的暴徒。

但在諸生眼中,這些勇於擔當救亡圖存的同窗卻是不折不扣的大英雄。

沒有上街鬧事的太學生們也站了出來聲援被禁足的同窗,請求一同禁足。

矛盾再次被激化,眼見剛剛平息的動亂又有可能因此而起。

學官們不敢善作主張,趕緊派人入宮報急。

剛剛緩口氣的趙桓再次被嚇得半死,趕緊下旨,命時年已經七十四歲的著作郎楊時兼祭酒,並命其人召回在外諸生並予以慰勞。

天子此詔實際承認了太學生為民請願的忠義之行,事後不再追究相關責任。

而在暴亂中慘死的十餘名內侍,也與諸生無關。

至此,因王朝覆滅在即而爆發的臨安民亂才堪堪平息。

這種形勢下,夜間自然是要執行嚴格的宵禁,以防止事態反彈。

解決了內患,外憂便擺在眼前。

之前,蔡懋接替李綱時,為全面停戰,曾有軍令“同軍近城,不得輒施,故有引奸及發床子弩者,皆杖之。”

李綱復任後便更正了這條軍令,令將士施放自便,能中敵軍者,厚賞!

只是,宋軍白日裡放棄抵抗後,同軍雖然也停止了炮擊,卻在在護城河對岸修築了土臺,並搭建起了木製防護牆,讓弓弩手能夠更加從容地壓制城上守軍。

如此一來,守軍的反擊便顯得更加無力。

李綱下達的這條軍令如其說是鼓勵守卒勇敢反擊敵人,還不如說是擺明朝廷絕不放棄抵抗的姿態。

在這種形勢下,仗要繼續打,談判也不能停。

甚至,積極談判本身比堅決抵抗更重要。

因而,等到入夜城中戒嚴後,一頂軟轎抬著康王悄無聲息地出了城,再入同軍營中繼續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