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四章 李彥仙首戰揚名

,不以任何制度和團體而改變。

就算能夠改變,也只是某一些人一時或一個階段的改變。

任何時代都會有其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各種問題,寄希望於制定一個好的制度,然後就能保持國運長久不衰的想法,是根本不現實的。

最終要考驗的,既有政權的上層建築,也有當政者的眼光、格局和手段。

徐澤當然不會把自己眼光一直盯著人力基本無法克服的官僚痼疾上。

其人要做的帶動大同帝國高速運轉,讓所有人跟著正乾皇帝永不停歇的步伐向前,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元則,鐵道建設乃是前無古人的大事,有困難很正常,解決困難方顯能力。一切要向前看,時間會證明一切的!”

陳規時年四十五歲,正值政治人物幹事創業的黃金年齡。

其人頗得皇帝信重,幹勁正足,自不會真的糾結施工過程中遭受的各種詰難。

“臣修鐵路這四年雖然遭遇了不少困難,但也越發理解陛下的‘大鐵路’戰略的高瞻遠矚,臣相信大同的未來,疆域將更加廣闊,社會也更加穩定。”

實際上,當初接下京津塘鐵路鐵路修築任務時,陳規並不是很主動,也不看好以當前的技術積累和鋼鐵產量,註定要百年之功方才能實現的“大鐵路”計劃。

正是因為這幾年“向前看”的施工過程中,讓他改變了很多想法。

因為,“大鐵路”計劃確實很誘人。

鐵路建設雖然有固定成本高、原始投資大、建設週期較長等缺點。

但相對於傳統的馬車、河船、海船等運輸手段,鐵路運輸運送量更大、速度更快、成本也比較低、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等優點也很明顯。

更重要的是鐵路一旦投入運營,還能極大加強朝廷對地方管控,因此而減少的隱性行政和維穩成本不可計算。

徐澤的視線從施工進度牆上移開,看向遠方扔在搶工期的勞工。

“創業不易,守業艱難,積累拓展更不易。待京津塘鐵路完工並正式投入運營後,我欲成立一個全新的部門統管鐵道建設和運輸管理相關事務,你可有什麼建議?”

陳規當即就聽懂了徐澤的意思,疑惑地看向皇帝。

“陛下的意思,是要臣兼管這個新部門?”

“對!”

皇帝給了明確答覆,陳尚書卻有些猶豫。

“陛下,工部雖然分管營造和交通,但運輸乃是商部之責,將鐵道建設和運輸管理全部劃歸工部之下,會不會侵奪商部之權?”

大同朝中無宰相,直接對皇帝負責的各部尚書權力便會相應擴大。

誰能更得皇帝的信重,掌控更多的事務主導權,誰就能在朝中獲得更多話語權,也能為下屬謀得更寬闊的施展平臺。

為官者,沒有誰會介意手中的權力燙手,真介意這個的人也不可能走上高位。

陳規不是對將要接下的重任有顧慮,而是希望做事前先理清權責關係。

徐澤自然也考慮到了這一點,而且考慮的問題更多。

“鐵道修築投入大、週期長,專業要求高,運營期間還需不間斷管理維護,建用脫管的隱患很大,必須有專門的機構進行統籌管理。

鐵道運輸前景廣闊,未來必將逐步取代漕運的地位。

運營部門牽涉利益方面眾多,不宜掛靠在工部之下,一開始就要獨立出來,這點你不用有顧慮。”

得到了皇帝的明確指示,陳規更有信心了。

“臣明白了!”

徐澤很滿意陳規勇於任事不講價錢的態度,點了點頭,繼續道:

“這個機構最初的級別可以定小一些,後面隨鐵路里程延伸再慢慢提升其編制,具體架構如何設計,需要哪些人才,你報個計劃給我和吏部。”

陳規主管京津塘鐵路建設四年多,發掘了不少非科舉出身的專業人才,正好借這個機會保留下來,當即更有幹勁了。

“臣這就辦。”

交待了新部門“鐵道局”組建相關事務後,徐澤離開鐵道修築工地,順便到格物院去了一趟,檢查火槍研製情況。

徐澤沒有什麼冷兵器英雄情節,自然不會滿足於只裝備火炮。

早在當年湯隆上梁山時,徐澤就曾考慮過研製火槍。

只是,當時同舟社的底子太薄,根本經不起折騰,只能作罷。

待同軍火炮技術逐步成熟之後,徐澤又啟動了火槍研製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