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一章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

縮成本生產粗鐵,由此導致一方面官府收上來的鐵基本不能用,另一方面又會導致冶戶技術退化,時間越久,產的鐵就會越來越不行。”

這些問題湯隆、嚴四郎曾經都跟徐澤彙報過,但二人認為主要原因是“人心”不好,要選合適的人當官,要給老實經營的冶戶機會之類。

二人的這個觀點當然沒錯,但沒有操作性。

誰是“合適”“老實”的人?

誰能一輩子都“合適”“老實”?

誰來判斷別人是否“合適”“老實”?

誰能決定誰有資格判斷別人是否“合適”“老實”?

小鐵礦還勉強湊合,成千上萬人的大規模鐵監用這種方法選人基本做不到。

這就是眼界與閱歷的差別,也是很多事只有在某些人手中才能辦成的原因之一。

“其二,監冶務場各自為政,管理者為了政績,相互防範,就算同一個鐵場中,各冶戶也是敝帚自珍,相互之間極少交流,信德府的鐵爐和相州就有較大區別。”

“再比如磁州固鎮百鍊鋼一絕,也只是四家能掌握此絕技,綦村鐵務有幾家能產灌鋼,比起百鍊鋼相差甚遠,但比普通生熟鐵又強了不少,下官認真考察了兩地的工藝,認為這中間有必然聯絡,這段時間正在找人驗證。”

不錯!

後世以含碳量多少來區別鋼與鐵,無論傳統的百鍊鋼技法,還是後世的炒鋼技術,都是想辦法減少生鐵中多餘的碳和其他雜質。

徐澤雖然不懂具體的工藝,卻知道基本原理,嚴四郎等人在他的“提醒”下,這幾年做了不少探索,也積累的一定的經驗。

為了考驗陳規的辦事能力,徐澤之前故意沒跟其人提這一點,現在看來可以放心的將這幾年的研究成果交到他手中了。

“其三,三地鐵務規模雖大,但內部還很零散,幾乎每一個冶戶就是一個獨立單元,大部分冶戶都要熟悉採礦、選礦、冶煉等全套工藝,任何一個環節處理不好,都會導致出的鐵質量不行。”

“這種零散的經營模式存在很大的人力浪費,質量上也不好管控,定課交稅同樣很麻煩,應該加以改進。”

“很好!”

陳規上任月餘,就能有這麼深入的思考,令徐澤很滿意。

“元則的思路是對的,當前這種模式確實限制了河北西路的鋼鐵生產,過幾天,我會派一批人來信德府協助你,技術上的事,儘管安排他們。”

這是徐澤第一次在下屬面前提“鋼鐵”一詞,陳規敏銳地意識到社首話中的新詞不僅僅是鋼與鐵這麼簡單。

“我總覺得,這些金屬本身應該也有聯絡——”

徐澤話說到一半,沒再繼續了。

“一個月內拿出具體方案。”

有的人天生就是喜歡擔當大任,身上的膽子越重,越能激發幹勁,陳規就是這樣的人。

“明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