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一章 胡虜終無百年運

至少,大部分人得有共同的文化概念才行。

疆域越是廣闊人口越是眾多的王朝,越需要國家政治上的整齊劃一和經濟制度、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

不然的話,內部就會陷入持久的紛爭。

徐澤決定對夏人實行更加深入的漢化,並不是為了什麼“漢化天下”的歷史使命。

其人的做法與當初李元昊推行化漢為番沒有本質區別,李元昊是為了維繫党項族的統治,而徐澤也是為了徹底消化夏地。

很明顯,這個任務絕不會輕鬆,肯定會受到夏地既得利益者的激烈反抗。

不經歷幾個回合的周折,大同帝國別想徹底消化夏地。

但欲要消化一個番化嚴重的政權,這些周折是值得也是必須的。

夏國橫跨河西走廊,溝通中原和西域,是大同帝國“大陸戰略”極其重要的一環。

夏地不寧,大同帝國就算日後開拓了西域,也遲早會丟掉。

欲要逐步漢化並穩定統治西域、吐蕃和遼國上京道,就得先漢化夏地。

因而,在徹底消化夏地改造夏人一事上,沒有任何條件可談。

這就是徐澤寧願邀宋軍攻夏,日後再費周折“二次拓土”,也要集中精力先消化賀蘭山一帶的夏國精華地區的主要原因。

不過,消化夏地雖難,卻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大同國力鼎盛,人口數十倍於夏國,有砸爛後者原有社會結構再重新塑造一個新社會的實力,不需要太顧忌其原有的社會上層。

統一和治理天下本就該王霸道相雜,對頑固勢力,該行霸道的時候就必須霸道。

當然,消化夏地是戰後的工作重點。

對具體指揮伐夏之戰的牛皋來說,當務之急乃是覆亡夏國。

攻下順州簡單休整後,牛軍正帶著大軍繼續北上靜州。

順、靜、懷、定四州相當於夏國都城興慶府的“四輔”,地位極其重要。

尤其是順州和懷州兩城,相距興慶府的直線距離都在三十里左右。

即便是行動相對遲緩的步兵,半日內也能輕鬆行軍三十里。

同軍攻到了靜州,基本等同於頂在了興慶府的腦門上。

夏國雖大,夏人卻已無路可退。

李察哥由順州撤退至此,便積極構築新的防線,意欲再做一次阻截同軍的努力。

但面對同軍五個師的穩紮穩打,手中兵力和戰力都不佔優的李察哥也無計可施。

在同軍完成攻城準備之前,其人先後組織了三次攻擊,僅僅得到了殲敵近千的戰果,其部則損失近四千,本就不高計程車氣再次大跌。

無處下嘴,李察哥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同軍攻破靜州,並在同軍即將調整部署吃下其部人馬前趕緊撤離戰場。

拿下靜州後,牛皋並沒有率軍直奔興慶府,而是先向東北方向攻破懷州。

在此期間,同宋兩軍還爆發了一次激烈的野戰。

夏軍機動兵馬再次付出了近五千人的傷亡,僅剩下萬餘士氣極低的人馬,基本失去了野戰能力。

李察哥本人也在激戰中身負重傷,不能再指揮接下來的戰鬥了。

失去了最重要的臂膀,李乾順只能命剩餘兵馬全部退回興州城中。

而在此之前,在兀剌海城整頓了許久的同軍第二軍也有了動作。

張清率主力順黃河南下,先破順化渡,再敗夏國右廂朝順軍司,已經截斷了囉保大陷谷出口,並與第四軍南北呼應,完成了對興慶府的合圍。

宋夏兩國爭鬥百年,宋軍始終不能攻破興慶府,很大一方面原因乃是其地位於處黃河與賀蘭山東西相夾的谷地間,地形狹長,不便於宋軍發揮兵力優勢左右包抄。

而興慶府以北還有廣闊的草原和荒漠可以逃竄,使得無法完成南北合擊的宋軍始終不能對夏軍構成致命打擊。

現在,夏國君臣卻知道了建都興慶府的弊端。

當牛皋率部推進到興慶府城下時,夏國小朝廷已經是國滅跡象盡顯。

原本還堅定抗同的死硬分子在晉王重傷不能再掌大軍後,盡皆變成了投降派,紛紛勸諫國主為嵬名氏的傳承計,應放棄抵抗,並立即進京請求天子寬恕。

事到如今,就算威望卓著的李乾順也壓制不住城中的惶惶人心了。

其人非常清楚臣子們所謂的“逆耳忠言”,也都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的胡扯。

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