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四章 既定戰略不能變

理費,朝廷未必就不能透過漕運賺錢。而且,官辦漕運穩定運營之後,也要參照民營自負盈虧。”

皇帝的嘴中經常蹦出新詞,“物流”一詞便是,陳規和曹孝才之前都沒有聽說過,但從字面意思,也猜出了個大概。

按照皇帝的意思,所謂的“官辦漕運”,已經和趙宋的漕運衙門是兩碼事了。

官府只是控股,並不下場親自操辦。

早在大同建國以前,同舟社旗下的部分產業就已經採取類似的運營模式了。

二人都是聰明人,很快就懂了皇帝的意思,略略盤算一番,都覺得這事可以辦。

陳規隨即又想到一事,趕緊提了出來。

“若都自負盈虧,海運怕是更難發展起來了。”

做生意就會有風險,經營者其實不怕風險,怕的是隻是風險大於收益。

只要收益能大於風險,就算風險再高,也會有人投身其中。

海上風大浪高,運載量又大得多,萬一遭遇風浪翻船,其損失就會遠遠超過河運。

而漕運一途,目前海運的收益比起河運來確實要高一些,但也高不了太多。

全部自負盈虧的話,就連官漕都承受不起這種虧損,更別說民漕了。

這個問題徐澤當然也有考慮。

任何政策的制定都是傾向性的,陸海同步發展是大同王朝的既定戰略,其人堅持河、海漕運同辦,就是為了支援海運發展,自不能讓客觀存在的風險影響事業發展。

“這事也不難,我有意讓同舟銀行牽頭,成立一個‘保險社’。”

“保險社?”

“對,保險社不僅針對是漕運,官、民營皆可參與,先約定相關條件和賠率……”

皇帝的話,為陳規和曹孝才又開啟了一扇窗戶。

二人心裡有了譜,又就改革漕運模式的相關細節與皇帝交換了意見,方才告退,回去繼續研究漕運改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