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四章 清算遼臣

西線,第一軍基本穩定了涿州形勢後,軍正牛皋即率部進抵易州淶水縣。

大帳內,牛軍正接見了遼知易州事州高鳳派來的使者。

“高知州遣小人來,是想請將軍寬限兩日。”

啪!

牛皋一掌重重地拍在案几上,怒視來使。

“啥?高鳳前日才派人找俺主動約降,今日就要變卦,是不是覺得俺好說話,專門消遣俺!”

使者被牛皋的氣勢所攝,趕緊磕頭求饒。

“將軍,將軍息怒,實是紫荊嶺的兵馬還沒有撤回,知州大人擔心會留下首尾,讓——”

牛皋騰地站起,對帳外傳令兵喝道:

“傳令,聚兵!”

下完令,其人才轉身對來使道:

“你現在就趕回去,告訴高鳳,真想投降就別跟俺耍花樣,等我大軍抵達易縣城下,就只收俘虜,不接受投降!”

“是,小人這就回去!”

易州的使者出營不多時,牛皋便點齊兵馬,出了淶水縣,向易州治所易縣進軍。

當日申時,第一軍將士進抵易縣西北十里處,前出的斥候就見到了高鳳率易州文武跪在了官道上。

易州既下,南京道西線便全在同軍掌控之中。

隨後,東線玉河渡大捷,北遼政權投降的情報也送到了第一軍。

留下少量兵馬整訓易州降軍,牛皋率部繼續西進,翻越太寧山、紫荊嶺和五回嶺,向西京道蔚州飛狐縣進軍。

東線,燕京投降的次日,徐澤便命兵馬四出,接收析津府周邊州縣和關隘、烽堡。

朝廷已經投降,有降臣隨軍傳旨,接收工作比較順利。

三日時間內,同軍便相繼接管了昌平縣、潞縣、懷柔縣、安次縣、漷陰縣、武清縣、三河縣等地,並控制了析津府進入西京奉聖州的關隘居庸關。

僅有檀州守將質疑朝廷的旨意,堅持要見到前段時間經檀州北上聯絡金人的知樞密院事曹勇義,才肯奉旨獻城。

奉命接收檀州的張雷自不會滿足其人的要求。

不開城,就開炮!

在同軍猛烈的炮火下,守軍半個時辰都沒堅持到就發生了譁變,這個頭鐵的守將被自己的部將砍了腦袋。

檀州請降,析津府北上中京道的通道也被打通。

燕京城中,除了夜間繼續執行宵禁以外,其他生活秩序已基本恢復。

徐澤沒有再隨軍隊征戰,其人坐鎮燕京,主要盯著三件事。

其一,接管文書典籍,對照戶籍資料,核查燕京軍民;

戶籍制度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其前提是編戶齊民。

國家政權繞開宗族和部落,直接以戶為單位來管理治下百姓,是謂“編戶”。

編戶的同時,廢除落後的部落、血緣貴族封建制度,讓所有人都成為國君的直屬臣民,是謂“齊民”。

編戶齊民再配合賦稅政策,中央才能透過財政手段直接或間接干涉地方,從而實現國力的統一排程和使用。

成熟穩定的政權治理國家,第一步必然是編制戶籍。

遼國全面承襲唐制,能維持偌大的國家兩百年,自然也有戶籍制度。

但契丹族早期的社會結構比女直族還要更簡單更落後,直接進入戶籍制管理顯然有些強人所難。

所以,遼國的治民政策又融合了一些部族社會本身固有的某些制度,採取戶籍和部族管理並行的制度。

而在具體的戶籍管理上,也非常混亂繁雜。

按生產資料劃分,有正戶、轉戶;

按民族成分劃分,有國族、漢戶、番戶;

按人身自由劃分,有宮戶、奴戶、驅口和投下戶等;

其中,宮戶、奴戶、驅口都是奴籍,投下戶身份要略低於正戶,但還是自由民。

這還不算,還有宗室、僧侶等“另籍”人員。

以上制度本身就夠複雜的了,而王朝末年,災禍連年,流民四起,大戶又趁機擴張隱瞞人口,導致遼國戶籍管理更加混亂。

儘管徐澤隨軍帶來了大量的行政人才,但僅僅三天的時間還是太短,遠不足以將燕京的戶籍徹底盤查清楚。

這段時間,只夠大略理清燕京戶籍現狀,先恢復坊市裡戶為主要結構的戶籍和治安管理,穩定燕京內外的正常社會秩序。

其實,徐澤也不需要徹底搞清楚燕京戶籍。

他只需要從宏觀上了解治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