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一章 建社方針一旦確定

吏曹在制度設計上不僅不是擺設,反而是職多又權重的要害部門。

現在有徐澤在,同舟社也是從無到有,大部分的人才都由社首親自把關,才會顯得吏曹可有可無。

但以後攤子鋪開,繼任者直接接手一個龐大的國家,若是沒有一個專業部門統籌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調動等事務,肯定是出亂子的。

這個部門若是職權太重,曹首又與長史沆瀣一氣,再遇到一個能力跟不上的社首,問題就會很大,以至於宗澤自己都認為需要對其進行分解。

可是,職多權重是一碼事,具體執行卻是另外一回事。

之前,宗澤兼知登州事,精力主要放在登州的行政管理上,現在又代理長史,要處理繁重的社務。

其人大量的精力都放在兼職上,對比之下,吏曹的主業確實荒廢了不少,讓人感覺成了擺設。

造成這種不正常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同舟社尚未完全走上正軌,人才匱乏,身兼多職,嚴重分散了宗澤的精力,使得主業荒廢。

也有徐澤這個威望極高的社首在上面壓著,使得吏曹的很多職權被侵奪。

管理的核心是人、財、物和資訊,除了資訊一項宗澤是進入同舟社才有深刻感悟外,其餘三項其人早在多年仕途中就有了清晰的認識。

但管理的目的是為了組織的高效運轉,而不是為了管理而管理,為了位置而爭權。

徐澤英明強幹,暫時不願放手對“人”的把控,同舟社的攤子又只有這麼大,社首完全可以兼顧得上。

有理想有抱負的宗曹首又有很多必須要做的具體事務,當然不會不識相的非要按責履職,吵著要求社首把吏曹的權力還給自己。

“社首,你該不會是想撤掉吏曹吧?”

吏曹在徐澤的手下是擺設,但以後同舟社攤子鋪大,沒有這個部門可不行,宗澤不覺得徐澤會有這個想法,語氣很有些不確定。

“當然不會,我的意思是說,吏曹還應該要增加一些經常性的事務才行。”

已經權重位尊的吏曹還要增加職責,宗澤實在跟不上徐澤的思路,只能拱手道:“還請社首明示。”

徐澤道:“我計劃待各縣鄉共建會鋪開並運轉穩定後,分三批組織州、縣兩級官員培訓班,地點就定在諸城,每批的時間為半個月。”

宗澤怔了片刻才反應過來,因為社首這個決定確實打破常規了。

其實,同舟社內的公職人員培訓並不是新鮮事。

在他之前,張紹就受領了籌備營以上軍官分批輪訓的任務。

再比如各村的共建會負責人,雖然不領俸祿,不算公職人員,但也必須經過培訓才能上崗,若是任期考評不達標的,還要進行回爐再訓。

但正式官員的在職培訓,以前卻是從未進行過。

實際上,官員在職培訓便是在華夏曆朝歷代中,也極為少見。

文華鼎盛的漢人王朝更習慣透過各種考試,選拔現成的精英人才管理國家。

至於在職培訓,困難太多。

僅僅是一個誰來培訓的問題,就開不得半點玩笑。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封建王朝的官員,所有的權力來自於至高無上的皇帝,服務的物件也只能是皇帝。

官員在職培訓只能由皇帝親自組織,換其他人來做這事,基本就是預告換皇帝。

但皇帝能有這麼豐富的知識儲備,教授從億萬人之中層層選拔上來的精英麼?

答案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歷代王朝基本沒有官員在職培訓。

苦讀詩書多年計程車子們透過綸才大典,進入國家的人才儲備庫。

再由吏部、禮部等部門對其進行很短時間的崗前培訓後,就能安排到相應的部門實習候闕。

等這些人出職地方後,終其一生,基本不會再有任何職業培訓。

朝廷最多也就透過詔令的形式,規範各級官員職責範圍和相應工作方法,或是明確某階段的具體工作事項。

反倒是一些胡人政權,因為人才稀缺,甚至由於很多官員不識字,導致政令無法正常下達,其統治者才會規定官員要進行在職培訓。

不過,這種培訓的效率並不高,目標要求也非常低。

如前秦苻堅便下詔要求太子以及高階官員的後代必須“就學受業”,規定每二十名官員配備一個講解經書的老師,以“教讀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