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九章 亂世將起不敢穩

王進自上了梁山,逐漸瞭解到徐澤的野心和基本盤,就多次與張紹探討,二人得出的最終結論是——同舟社擴張太快,遲早會到朝廷忍耐的極限,乃取禍之道。

因此,當徐澤說要在海外尋一大島以立身時,他是贊成的。

只是沒想到這個島離中原這麼遠不說,島上生活條件如此惡劣,還要在根本就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倉促設郡。

思來想去,王進實在理解不了徐澤佈局此地的戰略考量,才趁著徐澤一個人在屋內找上他。

“師父別急,你先看看這個。”

徐澤將快完結的遞給王進,隨即出門,吩咐武松道:“去尋景恆、小七和不凡過來。”

徐澤在這份規劃中,不僅明確提出了建郡的設想,設定了軍事、經濟、民生等多方面指標,還為下步擴張置縣預留了空間。

在規劃中,徐澤要求海東郡始終開闢一倍勞動人口以上的可種植荒地,並完成相應糧食儲備,為後續登島人員提供必要的生活條件。

同時,還要在島上伐木燒炭,建起鍊鐵和造船基地。

從第二年開始,就要透過引誘、戰爭等手段掠奪周邊部族的人口——不是奴役,而是真正的“教化”。

這是徐澤深思熟慮的結果,你不能指望一支對異族只知仇恨和屠殺的軍隊,去恢復離開中原王朝統治幾百年的漢唐故土,要讓自己的下屬學會用不同的手段“教化”不同的敵人。

對相對溫和的部族,可以用糧食、布帛等生活物資,引誘他們為海東郡伐樹、種地、挖礦,用先進的生產和優良的生活條件,粉碎這些生番的社會結構,讓他們主動來投。

對一些攻擊性較強,難以馴服的生番,則鼓勵他們去更遠的南方,掠奪其他部族的人口,用以交換海東的各種物資。

假如有的部族已經有了貧富差距和族內仇恨,則在打敗他們後,賦予底層窮苦部民權力去批鬥原本的上層。

而如島南的毗舍邪國那樣實在不可交流的生番,則先打敗他們再“教化”,如此還不行,就只留其婦孺,再不行,則只留兒童……

至四年結束,徐澤要求海東郡人口過萬,精兵至少兩千。

當然,這麼多人口肯定無法靠掠奪獲得。實際上,主體民族基數太小,也是重大隱患,徐澤在規劃中明說大部分人口來自大宋,透過海船運來。

王進被這份殺氣騰騰的規劃書嚇著了,他倒不是同情那些將要被“教化”的生番,作為純正的漢人和合格的軍士,華夷之辨早就深入他的骨髓,戰爭必將流血之類的道理也不用再講,不可教化生番沒有人權可言。

他今日來找徐澤,本就是因為無法理解徐澤的急於設郡的想法,但看了這份規劃,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急躁!

並不是說四年時間無法實現海東郡萬人定居的目標,要說,淡水河沿岸的這片土地,確實較島上的其他地方更適合移民,只要給足夠時間開拓,別說上萬人,再多幾倍,十幾倍都沒問題,但問題是,徐澤給的時間太短了。

任何事務,一旦超過了某個臨界值,就會產生不可想象的質變。

比如身體孱弱計程車子游歷天下,少有水土不服死掉的,但大軍遠距離機動,身體強壯計程車卒卻是最怕水土不服,其造成的減員,甚至會超過對陣殺敵。

原因便是士子是“遊”,時間寬裕,而大軍機動,通常卻是時間緊迫的。

經過百年的慢慢開拓,可使數百萬人安居的蠻荒之地,只給十年時間,就不一定能讓十萬人住得安全,若只給一年,則肯定會使萬餘人大量減員。

此時還是冬季,水土不服、瘴癘和其他疾病問題還沒顯現,但等人數劇烈增加後,不僅是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還有渡海的安全問題,戰爭造成的人口減員等等,最終,徐澤需要的上萬人,可能就需要兩萬人、三萬人甚至更多的人,拿命來填!

就算狠下心來,不管人命的問題,又哪來的這麼多人?華夏人雖然勇於開拓,但也安土重遷,沒有相應的危機和足夠的動力,誰願意背井離鄉,來這蠻荒之地?

何況,上萬人,並不是十來個千人的簡單累積,這麼多人,如何管理,靠誰管理,怎樣徵稅,如何徵兵?還有鍊鐵、造船的工匠,又從哪裡來……

若不是知道徐澤一貫沉穩,做事向來有章法,王進都懷疑徐澤是不是得了失心瘋了。

由於擔心誤會了徐澤的想法,王進沒有急於發表意見,又認真看了一遍規劃,還是沒能理解其中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