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章 明教方臘早佈局

兩浙路睦州青溪縣,方氏漆園。

在州治建德縣打探訊息的管事王寅回到漆園,立即趕往光明神殿,就見主家侄子方傑守在神殿外。

“教主?”王寅輕聲問方傑。

“在祈禱,右使請稍待。”

二人皆是明教骨幹,清楚教主的習慣,多年以來,無論風雨,再急的事,都不能動搖教主對大明王寅尊的虔誠。

光明神殿內,明教第二十七代教主方臘跪在大明尊祭壇前,雙手合十,滿面肅容,口中唸唸有詞:

光明普遍皆清淨,常樂寂滅無動詛。

彼受歡樂無煩惱,若言有苦無是處。

常受快樂光明中,若言有病無是處。

如有得住彼國者,究竟普會無憂愁。

處所莊嚴皆清淨,諸惡不淨彼元無;

快樂充遍常寬泰,言有相陵無是處。

……

做完祈禱,方臘起身,喊道:“進來吧!”

自唐以後,摩尼教的活動就轉入地下,自然不可能明目張膽地建神殿做祈禱。

所謂光明神殿,其實只是一間非常普通的小房間,方臘在神殿內的祈禱,外間能聽個大概,而王寅和方傑的說話聲,神殿內的方臘自然也能感知到。

“州府即將來人取我教聖經,請教主速做準備!”

王寅有些急,進門就直接彙報探知的訊息。

所謂“聖經”,當然不是後世基督教的,而是明教的經書。

“坐,右使辛苦了。”

頭戴烏帽,一身白袍方臘聞言仍是一臉平靜,從容不迫,其身心似乎都在剛才祈禱中獲得了洗滌,臉上彷彿也能看到是睿智、聖潔的光芒。

王寅見教主不為所動,又強調道:“朝廷再次下敕,要求州府送聖經入藏,黃知州也頂不住,已經安排了辦差公人,建德那邊我讓人做了遮掩,應該能拖兩日。”

其實,王寅帶回的並非突發訊息,去年冬月,南郊祭天大典後,朝廷以天神降臨,詔告在位,作,方臘當時就預料到朝廷會有大動作,果不其然,一個月後,朝廷下詔,訪求天下道教仙經。

明教本是西方傳入的外來教派,乃糅合祆教、基督教及佛教三派的教義為一建立,最初的教義與道教並無關係,但傳入中土後,明教又迅速適應華夏百姓的需求,揉入一些道教教義。

明教在華夏站穩腳跟後,數百年間裡,多次修改教義,佛道色彩越來越濃。

愚者不知明教真義,常將其與佛道並稱。

“勿急,既是朝廷需要,便予他們吧,我教導人向善,若教義能經朝廷擴散,也會為大明尊所喜。”

方臘一臉淡然,全沒有王寅的半點急躁。

“教主,近些年,我教又新增了不少教義,若是就這樣上交聖經,會不會不妥?”

王寅擔心的是教主修改的一些教經條文會引起朝廷不滿,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便被教主改為“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明眼人都知道這麼一改,釋義全變,從強調“法”的平等,到否定其平等,用心如何?很容易被有心人關注和過度解讀。

“無妨,二十二代教主時,朝廷也曾下詔集天下道藏,我教就已經上交過一次聖經,此事既有先例,朝廷也一心求取真經,我輩當成此美事。”

方臘說的“先例”,是百年前的真宗朝,官修,也曾兩次下敕,命福州獻上編修入藏的事。

明教並不是僵化不知變通的宗教,其教原稱摩尼教,大宋立國前後,為進一步華夏化,才以教旨代替教主作為教派名稱,改稱明教。

大宋平定天下後,歷代教主為了適應新的形勢發展,陸續對明教教義做了一些修改和簡化,如將原教義的素食、禁慾改為素食、戒酒、裸葬,並提倡團結互助、教友互為一家,又將一天四次的祈禱簡化為一天一次。

如此一來,明教越發“平民化”,始終傳播不衰。

見王寅仍自惴惴,方臘安慰道:“右使勿慮,明教傳承數百年,雖有前朝毋乙、董乙二人之亂,但大體還是與歷代朝廷相善的。”

“當今皇帝痴迷道法,當是想取我教教義之長,以補道教之短,且我教向來導人以善,便是有些許教義變化,朝廷也無話可說。”

方臘此言不假,明教教義是以善、惡二元論為基礎,將一切現象歸納為善與惡。

善為光明,惡為黑暗,而光明必會戰勝黑暗,人類若依宗教之真理與神之志向,終必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