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用去向。他強調,公民盲目繳費的時代應該成為歷史。

這兩件事情提出的一個共同問題是,權力的監督如何才能成為可能?合乎邏輯的回答當然是資訊要公開透明。但是仔細一追究,發現事情又不是那樣簡單。比如前一段關於公款消費的數量的爭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關於公款吃喝、公車、公款旅遊等公款消費的數量,一直是人們非常關注但又眾說紛紜的事情,其中不斷有人釋出一些資料,但仔細追究,似乎又都缺乏足夠的根據。在2006年,甚至就此引起一場紛爭和熱議。2006年3月13日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上,發表了國家行政學院竹立家教授的《政府管理改革的幾個切入點》一文。其中提出,2004年我國公車消費4085億元,公款吃喝在2000億元以上,1999年幹部公費出國花費達3000億元。這就是後來引起很多議論的公款消費9000億元說法的來源。然而,在對這些資料進行核實的時候,人們卻發現很難找到可靠的原始出處。於是財政部有關負責人給出了另外一套資料,2004年末全國共有各種公車180萬輛,全年公車消費大約為1000億元,2004年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公款伙食費如果按“招待費”的40%估算大約為172億元,2004年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出國費用約為29億元。以上三類開支合計1201億元。該負責人同時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