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軍事及人力上的便利,這一點諸位是否還承認?”
沒有誰會否認這一點,特別是金陵小朝廷。史可法臉上浮起了苦笑,他若是否認這一點,一回去之後立刻會被罷免,換別人來與俞國振談判。原因很簡單,原本金陵小朝廷最大的收入來源是農業的田賦與鹽稅,但在新襄商品的衝擊下和士紳的強力抵制下,唯有鹽稅還算乘手,可是隨著新襄在海南開辦了鶯歌鹽場,在大員開辦了布袋鹽場,廉價而且質美的新襄鹽已經打得淮鹽落花流水沒有了市場。於是現在佔據金陵小朝廷收入大頭的,反而是新襄貨船來的關稅。
可以說,沒有了這份關稅,在座的諸勢力中有一半連餉都發不出來,更別提購買新襄武器練精兵了。
“我們初步計劃,是用十到十五年時間,完成這兩條河道的疏浚與堤壩加固工程,工程的全部投資將達到一百七十七萬金元,前兩年是測繪和準備……”
當俞國振吐出一百七十七萬金元這個單位時,滿座盡皆騷動起來。
按照新襄的兌換比例,一金元可以兌換一百銀元,而一銀元則相當於一兩十足純銀,一百七十七萬金元。也就意味著一億七千七百萬兩白銀——當初大明極盛時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只是三千六百萬石左右的糧食,以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兩石米的價格計算,大明的歲入是一千八百萬兩銀子,也就是十八萬金元。便是以年入三千萬兩的大明頂峰來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