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2部分

二)

此前得到的訊息中,建虜也會派人參與這次談判,這一點眾人已經並不奇怪了,這三年裡,各方勢力都學會從《民生速報》或者《新襄日報》中去尋找俞國振的觀點,因為華夏軍略委員會的政略決策,基本上都可以從這兩份報紙中看到其決策的依據和理由。換言之,這兩份報紙,實際上就是華夏軍略委員會的風向標。

這一北一南兩份報紙的應和之下,討論了華夏的範圍問題。無數次“自古以來”之後,大致確認了華夏的核心範圍,即包括中原、江南、嶺南、遼東、川滇、甘隴、雲南。在核心範圍之外,還有華夏的“固有領土”,向北包括塞北蒙古直至北海以上昔日漢時蘇武牧羊故地(今貝加爾湖北),向東北包括奴爾幹都司故地,向西北包括昭武九姓故地的蔥嶺和李白誕生的碎葉城,向西南則包括烏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及吐番屬國,向南則包括安南、呂宋,向東包括朝鮮、倭國、琉球。核心範圍與固有領土,理當由華夏中央政權委派官吏進行有效治理,推行完全漢化之政策,諸族可以保留自己的風俗文化,但必須以華語為統一之通用語,以漢字為唯一之官方文字。

在這兩地之外,尚存華夏戰略利益範圍,即包括周邊地區,向北直至北冰洋的廣闊苔原與森林,向東則直至美洲西岸的太平洋,向南則到被新襄的報紙稱為“蟾洲”的大塊陸地,向西則包括整個波斯——戰略利益範圍當中,華夏國民天然享有最優待遇,即該國律法所能給予的一切禮遇。

這是一個氣魄極大的規劃,在這個規劃之中,遼東乃是華夏核心範圍,因此如今竊居遼東的建虜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就是服從於以俞國振為首的華夏軍略委員會排程,要麼就是滾蛋。

“靜一靜。因為一件事情,建虜派來的使者已經被驅離了。”俞國振伸手下按,眾人頓時安靜下來。

“驅離?”

每個人心中都在想這個詞,就算是對俞國振偏見如史可法,都承認俞國振有一種普通人極少有的霸氣與豪邁,這三年來的談判裡,各方勢力雖然老實到場,但具體談判時胡攪蠻纏有之。得寸進尺有之,但俞國振都以極大的包容性,讓這場扯皮延續下來,還從未有發生驅趕哪一方使者的先例。

現在卻驅離了建虜的使者!

“俞濟民,你能說一說是為何驅離了建虜使者麼?”史可法問道。

“建虜派來的使者乃孫之獬,其人剃髮編辮。服建虜之補服而來,據聞其人在建虜中還上書多爾袞獻剃髮令,我們這個協商會議雖然兼收幷蓄,各種觀點之人都可以進來,卻不包括畜牲。”俞國振平靜地道:“而且,建虜派這樣一個人來,分明是羞辱於我,因此我會做適當的反擊。”

俞國振口中的“適當的反擊”意味著什麼,眾人都一清二楚。

上一個被適當反擊的李自成。死後雖未傳首四方,卻隨著報紙震動全國。

史可法原本想透過批評俞國振擅驅建虜使者之事來拖延會議程序,這是金陵小朝廷這三年來的一慣伎倆,但當聽得被驅的乃是孫之獬,他就知道不妙,等得知驅逐的原因之後,更是啞口無語。

孫之獬曾經到俞國振那邊去賣論求官,但是因為不願意從最基層做起,受到俞國振的冷落。他便一氣之下投了建虜。果然很得建虜多爾袞的重視。甚至被任命為禮部侍郎。針對俞國振強行推廣華語漢字的做法,他便上書多爾袞。要求偽清治下全體官員無論漢滿,一律著滿人服飾剃滿人髮辮。

多爾袞覺得,既然俞國振宣揚推廣剪短髮、穿短裳,那麼他們偽清內剃髮辮、穿滿服也就沒有。但是俞國振只宣揚,卻不強制,故此除了在部隊中為了衛生與整潔強迫都剃短髮外,別的百姓都以自己的喜好自行決定,任何人都不得強求。

自然,若是成年的百姓想要剃髮,老人也不得干涉。

但建虜卻不同,他們是蠻橫傲慢慣了的,加之下面聚集了孫之獬等一批急於投機取巧的漢奸,於是便出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威脅。當然,有俞國振在,他們也只敢威脅,尚未做出真正大規模屠殺之事,但這卻讓俞國振意識到,收拾建虜的機會來了。

“先不去管建虜,接下來我們討論一下長江航路和黃河疏浚的問題。華夏軍略委員會決定對長江、黃河的水患進行疏浚,一來是在比較長時間內解決水患問題,二來也是延長這兩條水道的運輸距離,根據此前我們達成的協議,新襄的軍艦與商船,可以自由往來於沿岸各港口,根據商品價值向沿岸各港口繳納稅金,但沿岸各港口有義務為航道疏浚和堤壩修築提供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