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整個時期中,這個城市的主要港口坐落在卡拉薩薩雅西南幾百米外的、現在叫做普馬門的地方。波斯南斯基在這裡挖掘出兩個人工疏浚的船塢的遺蹟。它們位於一個“真正極為壯觀的碼頭”兩側,“數以百計的船隻可以同時在那裡裝卸它們沉重的貨物。”(3)
建造整個碼頭所用的石料現在還遺留在原地。有塊石頭重約440噸。(4)還有無數的重100~150噸的巨石。(5)更有甚者,很多獨塊巨石顯然是用I型金屬夾具相互連線的。據我所知,在整個南美洲,這種砌築工藝只在蒂亞瓦納科的建築中發現過。(6)我上一次在廢墟上看見使用這種工藝的凹槽印痕是在上埃及尼羅河中的象島上。(7)
同樣耐人尋味的是出現在許多石塊上的十字元號。這個標記一再出現,尤其是在通往普馬門北邊的路上。它們的圖形完全相同:線條簡潔清晰的雙重十字,深深地鐫刻在堅硬的灰石上,極為對稱,極為和諧。即使
那些正統的史學家們也認為這些十字元號的歷史不少於1500年。換句話說,在最早的西班牙傳教士到達高原平臺整整1000年前,一些根本不知道基督教為何物的人,已經刻下了這些十字象徵記號。
說到這裡,那基督教徒的十字架又是從哪裡來的呢?不僅僅是耶穌基督被釘死在這種形狀的木架上,我想,還有其他的更古老的淵源。比如,古代的埃及人不就使用形狀非常類似十字架的象形文字來象徵生命、生命的氣息和永恆的生命嗎?(8)那個符號會不會起源於埃及,或者在更早的時候,起源於別的什麼地方?
我繞著普馬門慢慢地踱步時,這些想法總在我腦子裡盤桓。這是個幾百英尺長的矩形場地,漫長的周界線勾勒出一個低矮的金字塔的輪廓,上面長滿了野草。好多巨大的石塊亂攤在地上,東一塊西一塊,到處都是,就像打翻的火柴。波斯南斯基認為,公元前12000年左右,一場毀滅蒂亞瓦納科的天災降臨:
地震引起的的喀喀湖水暴漲,火山爆發……造成湖水突然上漲的原因也可能是北部地勢較高的湖泊堤岸潰決,湖水勢不可擋,奔騰直下的的喀喀湖。(9)
波斯南斯基認為洪水是毀滅蒂亞瓦納科城的原兇。他的證據包括:
在衝擊層中發現湖泊中生長的植物與死於這場災難的人類的骸骨混雜在一起……在同一沖積層內,還發現各種各樣的古代魚類的骨骸……(10)
此外,人類與動物的殘骸還散佈在:
亂糟糟堆在一起的精細的石雕、器皿、工具和不計其數的其他東西中。所有的東西都被移動、打碎、亂七八糟地混在一起。任何人只要在這裡挖上兩米深,就可以看到洪水毀滅性的力量。這股力量,加上可怕的地震,必然會將各種各樣的骨骸與陶器、珠寶、工具、器皿等攪成一堆……一層又一層的泥沙覆蓋了整個廢墟,沙礫中混合著的的喀喀湖的貝殼。風化的長石和火山灰堆滿了原來被圍牆環繞的地方……(11)
毀滅蒂亞瓦納科的果然是一場可怕的滅頂之災。而且,如果波斯南斯基沒有說錯的話,它發生在12000多年之前。從此以後,雖然洪水消退,“高原平臺的文化卻不再有生機,而是陷入了無可挽回的徹底衰敗。”(12)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超越現代的先進農耕技術
地震引發洪水淹沒蒂亞瓦納科城僅僅是個開端,這個地區眾多大規模的地質變動加速了這個城市的毀滅程序。起初的變動造成湖水暴漲、潰堤決壩;一片汪洋,但是隨後走向反面。的的喀喀湖水漸漸降低,湖面漸漸縮小。年復一年,湖水一寸一寸地往下退,將蒂亞瓦納科城無情地遺棄。這個偉大的城市與湖水漸行漸遠,而湖水曾是城市經濟的命脈。
與此同時,有證據表明蒂亞瓦納科地區的氣候也越變越冷,不像從前那樣適於農作物生長。(13)主要的農產品如玉米不能正常成熟,馬鈴薯連芽都發不出來。(14)
發生了那麼多的事情,它們組成了一個環環相扣的鏈條,雖然很難將這鏈條上所有的、各不相同的環節都逐個理清,但有一點似乎是清楚的:地震引發的山崩地裂使蒂亞瓦納科陷於滅頂之災。危險的時刻過去後,隨之而來的是一段安靜的時期。(15)後來,“氣候越來越惡化,越來越冷了。大量安第斯山區的人只好離鄉背井,去尋找過日子不那麼艱難的地方。”這段程序雖然緩慢,然而確定無疑。(16)
在當地傳說中被稱為“維拉科查人”的那些具有高度文化知識的蒂亞瓦納科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