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搞核物理的,實際上它是好多個學科的綜合。當時這個所就只有一棟樓,我們來了以後勞動不少,知識分子比較多,都挑土。老鄧每次勞動都帶頭挑,好多房子的地基都是我們挖的。九所剛建起來,我們住的房子沒有暖氣,但發了煤爐,由於我們每天晚上11點多才下班,早上很早就上班走了,所以冬天我們基本上沒有生爐子,房子外面比屋裡暖和。最早我們和建築工人一起吃飯,洗澡到對面工廠去洗。我們都叫鄧稼先老鄧。開始我叫他鄧先生,他不讓叫。我們對核武器怎麼搞並不清楚,老鄧也不知道。老鄧對我們要求很嚴,帶著我們學習蘇聯專家給的幾本書。我們剛來的時候,所裡面還沒有固定的蘇聯專家,老聽到蘇聯專家說什麼說什麼,實際上是二機部的蘇聯專家來檢查我們。專家雖然並不住在所裡面,但是他們經常來,管保密。我們不是有個原子彈教學模型廳嗎,他說我們模型廳的路沒有修好,不給我們運來,說我們條件不具備,所以半夜把我們叫起來修路。後來列傑涅夫來了——他從我們這兒回去以後做了蘇聯一個研究院的院長,人們說的啞巴和尚就是他,他的很多同事後來我都碰到過,他們的科學家對他都很尊重,說這個人非常好。他們說列傑涅夫對中國的印象很好,淨講中國人的好話。蘇聯專家最早還是真心幫助我們的,他們一開始介紹的幾本書,可都是這個領域的經典著作。我們是1958年畢業的,學校裡在搞大躍進,到這裡以後,對這麼一直學習感到不太習慣。我們俄文不行,大家就一起啃俄文書,先把理論基礎打好。一開始是很苦的,但是後來確實受益匪淺,像第二顆核彈就完全是我們自己獨立自主設計的,那確實是吃透了,完全搞懂了。如果老是靠外國人幫助的話,說老實話,那進展會慢得多,因為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當時蘇聯繼續援助我們,他給你東西,就算你把原子彈搞出來了,那氫彈他讓不讓你搞?我們實際上是用了兩年零八個月自己搞出來的,假如跟蘇聯談判,我估計就算他同意你搞,光是談判,兩年零八個月也談不下來。所以一開始學東西雖然很苦,但什麼事情都必須靠自己搞懂,理論基礎確實打得比較牢固了,後面的工作才能出成效。
竺家亨和胡思得、朱建士他們一樣,差不多前後腳來九所報到,經歷了九所最早的草創階段。竺家亨說,我是1958年9月份來報到的,鄧稼先和王貽仁來得比較早,大概7月份就到了。當天下午就把我們拉到北太平莊有色金屬研究院宿舍,我們大概要了一個單元的房子。我來的時候,人家說這是一個保密單位,將來要到西北去,也不知道要搞什麼。鄧稼先碰到我,說,竺家亨,早就知道你要來了。因為我的同學胡思得比我先報到,比我早大概10天左右,胡思得是復旦大學畢業的,我是南京大學畢業的,我們倆在寧波中學是同學。胡思得在表上看到我的名字,說這是我同學。我們大學至少七八個同學分到了北京,各自工作的單位不同,有時人家在外面碰到了,你還得提前幾站下,不能在九所這個地方下車,因為一下車人家就知道你辦公樓在哪了。所以,領導規定碰到這種情況就得提前幾站或往後幾站下車,再走過來,保密很嚴。我們到了以後,什麼條件也沒有,當時鄧稼先教我們學物理方面的書,剛開始辦公室在那兒,宿舍也在那兒。這個時候叫大家去建所,一邊學習,一邊參加基礎勞動。白天老鄧帶著我們在外面吃早餐,吃過早餐後就去工地,開始當小工。搬磚,和水泥,中午就在工地外面吃飯。老鄧經常有些事,拿著飯碗過來,把菜放在地上,跟我們一邊吃,一邊聊。食堂為了改善生活,養了幾隻雞,結果小雞過來把他的菜給吃了,他一回頭,說菜沒有了,我們就撥一點兒給他吃。那裡只有一個小棚子,只能容炊事員在裡面炒點菜,燒點飯,我們都在工地外面吃。經常發生雞吃我們的飯菜這種事情。
16。一到緊張的時候手就抖(5)
竺家亨說,老鄧白白胖胖的,是留學回來的博士,我們挺尊敬他,一般都是叫他老鄧老鄧,他也習慣我們叫他老鄧。他勞動的時候其實不太會,不像我們這些大躍進過來的人,各方面勞動還能幹一點兒。他確實不會。他經常跟我抬土,我想把扁擔上的筐拉下來一點,他就非要把筐放在中間,我悄悄拉好了,他又把筐放到中間。可是一上肩膀他就不行了,腰也有點兒彎,兩隻手還得撐著扁擔,走起路來歪歪扭扭的樣子很可笑。我們就給他起外號,說你又白又胖像個大白熊,大白熊走起路來搖搖晃晃慢慢騰騰的。我們把他當作導師、老師、生活中的同伴,又是好朋友,相處得很好。領導交給他的任務很重,他希望能夠早點兒把業務知識熟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