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守門的,其餘兩個人應該是來湊熱鬧的。
“我們老總很精明,才四十多一點,辦事、待人都一套一套的。”另外一位似乎在廠內做事,十分了解內情。
二、迎合思維——敲門磚(2)
正說著話,從裡面開出一臺三菱吉普車。
穿工作服的老兄,姓牛,朱江知道了他叫牛根生。這時,車喇叭響了,牛師傅按動了開門按鈕,左手向汽車揚了揚手,示意出門。伸縮門縮排去了,汽車慢慢滑出大門,車上一個中年人笑著向牛師傅揚揚手。
牛師傅也笑笑目送汽車出門,然後回過身來坐定,話題就集中到老總身上來了。 “他叫洪天放,去年帶了老婆來崑山,就在附近眉山雅舍租了一套房子住下來,天天開著這部三菱吉普上下班。他對我們工人很好,逢年過節按臺灣風俗給大家發雙薪和送禮物,大家做事也就比較賣命。他來了確實有一套辦法,原來的沙場老闆做得不好,他接手後,一天一個樣,不愧是學經濟管理的……”
牛師傅把他的老總宣揚成一個十足的好人、能人、高人。
“聽說他和你們在同一個食堂吃飯?”邊上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好奇地問。
“這有什麼奇怪的,他們*節省是出了名的,另外和工人同吃可以體察民情,瞭解伙食好壞。不過我看後者才是真的。”牛師傅轉過頭去瞪了小夥子一眼,隨手拿起一個青花瓷杯喝了一口茶。
“他太太來工廠嗎?”另外一位穿夾克的青年問。
“他太太不常來,家裡有一個七八歲的女兒需要照顧。”牛師傅顯得很瞭解老總。
朱江坐在邊上靜靜地聽,這時,他掏出一包花生米來,自己抓了幾粒往口中丟,同時,將花生米往桌上一放,對著大家招呼:“來,吃,這是我在前面攤子上買的,炒得還好,吃起來還脆、香。”
牛師傅聽朱江一說,望了朱江一眼,笑了,順手抓了一把,也往嘴裡丟。
幾個人都不客氣地吃起來了,這是在閒聊時常會碰到的事,誰也不會問個一二三。
朱江想多瞭解洪老總的一些私事,所以變著法子問:“洪老總看來是有一個賢內助,會相夫教子。”
“洪老總的老婆確實賢惠,他這個家庭看來是美滿的,可是,問題出在他那個女兒身上。”牛師傅賣關子,話到了關鍵部分就停住了。
那個小夥子卻沉不住氣,要聽故事了,他問:“他女兒又怎麼樣?”
“唉!這個小妹妹在小時候得了一場病,之後就變成了啞巴,又不願意見人,怕與人交談交往,這叫什麼……”牛師傅一時說不出這個詞彙了,急得用手在頭上抓頭髮。
“叫自閉症。”朱江笑著給牛師傅解了圍。
“對!對!得了自閉症,至今還沒有送到學校讀書。洪老總急壞了。他夫人是講閩南話的,普通話講得不好,所以很少出門。託了人,也沒有回應。”牛根生也為這個善良的老總著急。
“他太太怎麼樣想的?”穿夾克的年輕人發問了。
“她有什麼想法,她從臺灣來大陸,人生地不熟,還不全靠洪老總想辦法。不過,我去過他家兩次,這個女人很善良、很謙和,還好接近,她對我們工人也很關心。”牛根生很同情她。
“老牛!”門口來了一位大嫂,四十來歲。
“噢,吳嫂,進來坐一坐。”老牛抬起身子,朝門外望去。吳嫂五短身材,穿一件藍色工作服,上面印著“眉山雅舍”幾個字,一條牛仔褲把她的屁股繃得緊緊的。她手中提滿了東西,左手是一袋魚、香青菜,另一隻手中是一袋熟食。
“不坐了,洪先生走了嗎?”吳嫂抬頭問老牛。
“剛出門,估計是回家去了。”牛師傅回答,他看了一下鍾,現在是下午四點。 。。
二、迎合思維——敲門磚(3)
“好!那我回去做晚飯了。”吳嫂答應了一聲,走了。
“那是誰?”朱江好奇地問。
“她是眉山雅舍小區的保姆,為幾家房客打掃、做飯,她也為洪先生家做飯。她肯幫忙,做事也利索,所以洪太太很喜歡她。”
這一席話聽得朱江腦中快速地閃過一個念頭:要結識洪先生,最好走夫人外交這條線。雖然目前他還沒形成清晰的思路,只有一個雛形,但是他決心要從夫人處著手,從她女兒處入門,牽線的就是吳嫂。
天不早了。在門房海闊天空聊了一個鐘頭,喝了牛師傅兩杯熱茶,解了渴,最主要的是得到了一個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