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對張辰說:“今晚我想約你和你表弟一起到船上吃頓便飯。”
張辰問小楚有沒有空。
小楚說:“晚上有空,不過我現在要回去將調資金的事彙報一下。”
張辰對朱江說:“可以,那我們七點半在西門碼頭上碰頭。”
“好!”朱江同意了。
送走他們後,朱江一個人怔怔地坐在窗前思索,憑他多年從事營銷的經驗,今天這一單有很大的希望,因為兩臺拖泵才幾十萬,錢數不大。況且不用招標、議標、單位審定,不用向上級報批,省去了許多麻煩。 。。
一、第一個合同(2)
所以,像這種生意就需要收集客戶資料,而收集客戶資料必須要有內線,發展內線等於有了耳目,就可以接觸到這個專案或採購的內部人物,乃至決策人物。
朱江決定把小楚和張辰拉進自己的圈子,然後透過小楚瞭解誰是決策或拍板人物和他們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他們的做事方式對這個合同有什麼影響。
他把想到的這些因素分析了一下,然後決定下一步如何走。
晚上,他們在西門碼頭一起上了船吃船菜。船菜,是江蘇太湖及四周河湖上的一種風俗。船菜比較有特色,一般是鮮河蝦、螃蟹或河鰻。船上後艙下面通常有一個養殖空間,客人上船點菜,隨時可以撈上新鮮河鮮來加工。
吃船菜一般是商業談判的一種手法,人坐在船上,將船開入湖中,商談私密性較強,還可邊吃邊欣賞湖光山色和點點漁火。
也有小情侶在船上借吃飯之便,盪漾在湖心親密相會,如此另有一番情趣。更有遊客慕名而來體會太湖水鄉的獨特風韻。可想而知船菜的興旺,這也是漁家除打漁以外的一種收入來源。
今天,朱江約他們二人來吃船菜是想拉攏小楚,以便摸清他們決策領導的個人喜好和人物特點。
船家等客人都上船後,一箇中年婦女將船撐出去,船慢慢離開岸邊向遠湖蕩去,船主人拿出了選單請客人點菜。朱江一行在船艙坐定後,朱江瀏覽了一下船內擺設,這是一箇中艙,中間一張小八仙桌,四周有六把椅子,船艙邊上有一張條桌,擺放著茶水、飲料。
船家小姑娘將剛泡好的一壺碧螺春給他們每人斟了一杯,茶香沁人脾胃。
朱江請二位點菜,張辰拿起選單看後,點了一盆螺螄,又點了一條河鰻;朱江點了新鮮的銀魚炒蛋;小楚要了一份蛤蜊和一份金花菜。
三人還要了兩瓶越龍山花雕,要船家溫熱後拿上來。
船慢慢地搖出港去,夜色中,只見一隻只船菜船陸續駛出港去,一盞盞燈在船頭亮著,似乎像招牌告訴人們這船已有人正在出遊。按慣例每條出航的夜船都要點上一盞燈,像點點繁星,在湖面上游弋,給夜色增添了不少情趣。
船艙中三個人邊吃邊聊。朱江和張辰都把外衣脫了掛在艙座鉤子上。張辰首先給表弟介紹朱江:“朱江是常熟人,他老家是一個大家庭,兄弟姐妹很多。小時候在本地紅旗小學讀書,現在公司從事工程機械銷售。工程機械是他的強項,他本科、研究生都讀的這個專業。而且他在建委和公路管理處都有親戚。”
張辰像在給朱江做簡歷、做家譜,從裡到外不停地述說。
朱江坐不住了,開口道:“小楚,你不要聽他擺譜了,簡直是查三代。”朱江這句話讓小楚笑得前仰後合。
船艙中響起輕輕的紫竹調,讓人聽得十分舒服。
坐在船艙角落的小姑娘大約有十三四歲,扎著兩隻羊角辮子,一身牛仔裝,赤著腳,邊哼著歌邊推磨。她在等候後艙炒菜的人傳喚,她是給前艙送菜的。
今天的鰻魚做得十分地道,沒有腥味。張辰夾起一筷子鰻魚對朱江說:“朱經理,今天鰻魚不錯,口味也好,你試試。”說完,他又轉過身喊,“小姑娘,黃酒熱好了拿過來。”
“好嘞。”小姑娘站起來應道。
一會兒,小姑娘從後艙端上來一壺熱好的黃酒和一盆銀魚炒蛋。
菜放在桌子中央,朱江看到金黃色的銀魚炒蛋,食慾上來了,他喝了一口黃酒,又吃了一筷子炒蛋。
一、第一個合同(3)
“嗯,不錯,小楚你試試。”
小楚夾了一塊蛋,停在那裡,問朱江:“朱經理,如果這筆生意做成了,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沾點光?”
朱江聽到這句話,把頭抬起來,肯定地說:“當然有。我們有個獎金制度,對和我們合作的人,或者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