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貸利率直降的情況下,內陸地區的汽車銷量猛增,沿海地區的汽車銷量同樣也在猛增。
這算是最後的瘋狂了吧
由於汽車銷量猛增,汽車製造業吸納了大量的工人,實際上產品積壓嚴重的,也就是那些輕工業。
重工業產品方面,由於很大程度上屬於華東集團以及中盛、華盛集團這三大集團的壟斷生產,所以是比較有序的,生產規模是不會無休止的膨脹下去的。
輕工業由於也涉及到比較多的就業崗位,加上壟斷程度較低,因此經濟崩潰主要靠這些輕工業的積壓商品。
這就像是蓄洪一樣,突然把大壩炸了,一大片人都淹死了,從而使重工業也陷入半停滯狀態,從而影響到整個社會生產秩序。
這些重工業生產企業,主要以華東集團為主,華東集團就像是古代的大地主一樣,由於財力雄厚,加上政府首先救助政策都是關照這些大企業,因此就算是生產陷入半停滯狀態,也能捱過去。
而且現在華東集團屬於國有資產,首先受救助政策的關照,相信沒有人會有意見。
說白了,那些中小型企業貸款難,呼籲銀行怎麼樣怎麼樣,永遠只是口號而已,喊一喊就是了,千萬別當真了。特別是在經濟恢復階段,銀行就是要中小型企業破產,以接收他們建設起來的產業。
在大政策確定下來的情況下,1930年中華帝國的經濟發展依舊迅猛。
而在1930年,銀行的放貸有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大部分的貸款都是短期貸款,也就是兩年的居多,三年的都很少。
為什麼?
很簡單,如果放出了五年的貸款,那麼中華帝國不好等五年,不太可能讓經濟蕭條五年,最多隻能是三年。
也就是說如果貸出了五年的貸款,那麼三年後經濟開始恢復,那麼一些企業還是可以利用剩下的兩年的時間恢復過來,那麼就無法讓這些企業破產,以接收他們的資產。
所以子啊1930年,放出的貸款都是兩年的短期貸款,很多企業依舊幻想著,兩年後借一筆錢來把政府的錢還上,再從銀行拿到一筆貸款。
1930年,這是繁榮的絕唱的一年。
在瘋狂的建設和生產下,中華帝國於1930年,總產值突破了7500億亞元,而此時美國已經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