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6部分

,中華帝國這時進行了全面的清理,將各擔保公司的所有財產一律接受。

就那些擔保公司貸出去的錢,帝國採取了一種不催收的態度,這讓很多想跳樓的投資者打消了心思。

面對那些負債累累的投資者,中華帝國出臺了《個人破產法案》,欠債到一定程度的個人,可以根據該法案申請破產。

個人破產和企業破產有區別,企業破產了把資產一收,企業老闆不用再承擔任何責任,除非是有詐騙行為。

個人破產,則是在投資失敗後能夠適用的法案,如果錢被用來揮霍享受掉了,那就不能按照該法案申請個人破產。

但個人破產之後,還是還錢。

例如欠下了一萬元,破產之後可以減免到個人貸款的額度,也就是一千元的地步。

也就是說,還錢還是要還的,但帝國不會讓這些投資失敗的個人投資者還一輩子的錢,那些實在還不起的,不切實際的金額全部砍掉,只保留能夠還得起的限度,這樣也就靠譜一些。

如果按照經濟繁榮時期的收入,普通家庭一年半就能夠賺到一千元,那麼節衣縮食之下,最多三四年就能夠把錢還掉。

至於個人投資的錢是如何獲得,那麼帝國不管。

不僅是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連借錢都得謹慎。

個人破產法案,對銀行來說並無損失。銀行也不指望這些被逼到要跳樓的投資者還錢,而這些投資者跳樓之後,銀行還是照樣收錢,因為投資者借來的錢是從私人手上借的,其他借錢的人收不到,又欠著銀行的錢,這些私人也得還銀行的錢,至於別人欠你錢,銀行不管。

經濟泡沫的破碎,等於是中華帝國徵收的一次前所未有的重稅。

很多民眾,整個家庭欠下銀行半年至一年半不等的個人收入,等於說他們未來必須為帝國免費工作這麼長的時間。

《個人破產法案》出臺後,跳樓的投資者頓時減少了大部分,這個法案就如同是一根救命稻草。

夏鈞主持推出的《個人破產法案》,是給那些損失最慘重的群體提供一個保護,一個最基本的保護。

資本吃人不吐骨頭,從這種將人逼到跳樓的現象中可以充分的體現。這個法案,則保障了個這些群體不用永遠揹負債務,可以將損失分攤到其他人身上去。

對於這個法案,帝國內部有些爭論。

一部分借出了錢的民眾反對這一法案,但卻不得無奈接受事實。

正如媒體所說的那樣:“這些人永遠不可能還清債務,如果不立法的話,那些投資者必然會走投無路之下輕生,那樣同樣也拿不到錢。立法與不立法,本質上借錢的人都是拿不到錢的,既然是這樣,何苦將人逼死?”

……

中華帝國的經濟泡沫崩潰之後,中華帝國立即啟動了失業救助法案,隨著大量的工廠破產倒閉,銀行接受了不少企業。

並非是企業欠下了銀行錢銀行才能接收企業,當經濟崩潰之後,很多企業都發不起工資了,而又有很多商品積壓賣不出去,賣工廠也沒人要,這時候只能申請破產了。

申請了破產之後,則是華東銀行出面接收企業資產,然後將工人的工資發出,接著華東銀行將庫存的積壓商品記錄封存。

銀行緊縮政策,是泡沫經濟破碎的主要原因。

但不緊縮也沒辦法,泡沫經濟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

要養肯定要宰的,否則將沒有任何前進的動力。

同時隨著經濟崩潰後,經濟蕭條的不斷加深,不動產的價格不斷下降,華東銀行已經開始逐步以十分低廉的價格收購不動產。

為什麼會造成壟斷?

就是因為這樣才造成了壟斷。

華東銀行的時間很緊,只有兩年到三年時間。

因為這次經濟蕭條定下的期限就是兩年到三年之間,兩年後中華帝國將會在那段時間出臺恢復經濟的政策。

而在此期間,中華帝國中央面臨著一個很嚴峻的政治表演考驗。

要有一個替死鬼。

美國的替死鬼是總統胡佛,柯立芝顯然明白美國經濟要崩潰了,接下來上臺的就是替死鬼,因此儘管競選連任可能性極大,但柯立芝選擇了退隱。

胡佛,此時是美國‘偉大’的人道主義救援者,當然救援的都是白人。

中華帝國也要有一個替死鬼。

夏鈞在經濟崩潰之後,乾脆宣佈,將一切經濟問題交與內閣處理,而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