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反正現在賣出去,等故事崩盤到一定程度了,又能低價買回來,唯一要考慮的,就是有人撿漏。
畢竟股市冷到一定程度,就會有人出來抄底撿漏了,抄底失敗也沒什麼太大的損失,反正那些被撿漏的股票未來肯定能夠上漲。
所以為了防止損失,那些重要的長期持有的股票,併為出售,出售的都是一些可以長期持有,但並不是很重要的股票。
一連七天之後,華東集團的那些銀行集體收縮了放貸數量,當天前去申請貸款的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大多都沒有拿到貸款,拿到貸款的只有一部分。
資金鍊頓時出了問題
很多企業還貸款,還是去擔保公司借的錢。
結果從擔保公司那裡拿了錢還到銀行,銀行卻不出錢了,這些公司直接沒錢還給擔保公司。
擔保公司也就是私人集資,這種集資利率較高。
這些擔保公司的最大客戶就是那些公司,那些公司一般只借幾天的錢來應付一下銀行,讓自己的公司不倒閉。
銀行不出錢,頓時坑死了一大片。
擔保公司頓時大量虧損,很多擔保公司甚至直接倒閉,至於那些把錢放到擔保公司的個人,顯然是拿不到錢了。
擔保公司都破產了,還問誰要去?
官方雖然承認擔保公司的地位,但卻沒有規定擔保公司倒閉後錢問誰要。
除了沒收擔保公司的一切財產,把擔保公司的老闆家產都查抄掉,然後把這些財產變現為資金,再還給個人。
有多少就給多少,平均的給,至於虧掉的錢,還是那句話,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當天,杭州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大部分開始下跌,但跌幅不是太大,然而到了第二天,跌幅更大了。
第三天,許多股票都跌停了。
第四天……政府終於出來救市了,在一番姿態表演之後,官方宣告救市失敗。
第五天,一路跌停。
隨著股市的狂跌,以及銀行緊縮政策的施行,大量企業破產,僅僅五天時間,就破產了三千多家大小不等的企業。
銀行是最忙碌的,到處接收破產公司的資產。
這些企業,基本上沒有太多的**企業,因為企業貸款,政府是嚴格把關的,不是誰都貸。
就如同企業貸款的抵押問題,必須拿有用的資產抵押,像什麼汽車是抵押不了的,就算是再貴的汽車都是沒用的。
銀行根本就不承認這些東西的價值,只有用土地、工廠等不動產來抵押,銀行才會乾脆的放款。
同時銀行在貸款時,對企業本身核查力度很大。
因此能夠申請企業貸款的,大部分都是真材實料的公司,不是那種騙錢的。後世不少人搞騙錢的空殼公司,先註冊個七八個公司,然後去貸款,貸款下來跑去買豪車、手錶,然後把車抵押再貸款,七八個公司都貸款之後,錢就不斷的轉來轉去的,沒錢了就去找擔保公司借高利貸。
此時中華帝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這種現象,但不是太多,稽核力度這麼大,不可能出現太多。
至於出現了,也無關緊要了。
經濟崩潰一來,銀行緊縮政策一搞,股市開始崩盤,上市企業拿不到資金,頓時也出現了破產。
而那些投資者,則被套牢了。
人們瘋狂的將股票甩出。
不少人也開始跳樓。
這些跳樓者,一般都是借錢炒股的。
如果是用自己手上的錢去炒股,絕對不會弄到要去跳樓的地步。
用自己的錢買股票的話,去銀行申請個人貸款,最多也就申請個一千元的貸款下來,這大概是一個普通家庭一年半的收入。
只是欠下這些錢,還是欠銀行的,銀行不可能催得那麼緊,一般是搞不出人命的。
只有那些借了錢買股票的投資者,才會跳樓。
對於這些跳樓者,帝國政府出動了不少警力去勸阻。
經濟陣痛是必然需要承受的,這些人只能說是看不太清楚,最慘的就是群人,不過把他們逼得走投無路,這也並非是帝國的本意。
這些人借錢一般都是從擔保公司借的,因此經濟一崩潰,擔保公司幾乎是全線陣亡。
很多人之前是從銀行貸款,然後把這些錢放到擔保公司去吃利息,結果擔保公司一死,這些人的錢莫名其妙的也就沒有了,還欠銀行一筆個人貸款。
就擔保公司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