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部分

的問題嗎?也許只是如何保持我們優勢的問題。”

夏鈞並不偏袒德國,他與德國的交流也好,往德國儲備物資也好,都是處於利益上的考慮。

但夏鈞更不喜歡英國佬,所以在這場大戰中更偏向德國一些,最起碼德國不會對中國照成什麼威脅。但理智一點想,偏袒誰都無關緊要,只要能賺到錢就可以了。

……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國際市場並未出現空白。

因為德國還未進行潛艇站,英國的商船依舊可以進行正常的貿易往來,只是資金抽調了一些回去,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的商業。

華東自治政府在等待機會,夏鈞正在嚴密關注著歐洲戰場,第一次世界大戰能否長久,在於馬恩河戰役中英法聯軍能否遏制德國的進攻。

1914年7月28日,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為標誌,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8月1日,德國以俄國進行戰爭動員為由,對俄宣戰。8月3日,德國又以法國不接受它所提出的“中立”的條件為藉口,向法國宣戰。

德國的戰爭計劃是前總參謀長施利芬在1905年制定的,其核心是:集中強大兵力於西線,透過防務空虛的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從側翼包圍法軍,速戰速決打敗法國。然後揮師東進,再去對付俄國。戰爭爆發後,德軍總參謀長小毛奇遵循其前任的計劃,僅用9個師的兵力監視俄國,而在西線則集中了7個集團軍,共78個師,以梅斯為軸心分為左右兩翼。左翼2個集團軍,共23個師,守衛梅斯以南法德邊境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的陣地;右翼5個集團軍,共55個師,借道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突破法國北部邊境。

自普法戰爭結束後,法軍為報失敗之仇,從1872年起開始就制定了一個又一個的對德作戰計劃,到開戰前已有17個之多。最新的計劃是由法軍總參謀長的霞飛將軍制定的,即“第17號計劃”。該計劃的核心是認為德軍將集結在設防鞏固的法德邊境線上,因此法軍要在這裡展開積極主動的攻勢,並一舉收復在普法戰爭中失去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

1914年8月4日,右翼德軍侵入比利時,遭到比利時軍隊的頑強抵抗,在列日要塞被阻3天,到20日才佔領布魯塞爾。

烈日要塞被修得十分堅固,最後德國人動用了一種大型臼炮,名字叫“大貝爾塔”。 “大貝爾塔”巨炮長數十 米,重達幾百噸,口徑足有420毫米,光是每顆炮彈也要1噸重,能夠穿透堅硬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威力極其巨大。

“大貝爾塔”行駛中把路面壓得直髮顫,一炮下去就像是打雷一般,地面都在劇烈的震顫,就如同地震了一樣,周圍的玻璃悉數被震碎。

比利時人的烈日要塞根本無法抵擋這種巨型怪物,最後12座炮塔悉數被摧毀。

馬恩和戰役很快就打響了

這是一場運動戰,如果法國支撐不住,那麼德國將贏取整個大戰的勝利而稱霸歐洲大陸。如果法國能支撐住,那麼整場戰爭將從運動戰演變成艱苦殘酷且漫長的塹壕戰。

此時,法軍的幾個主力集團軍卻在按照“第17號計劃”發起對德軍左翼的進攻。然而,初期的戰鬥表明,“第17號計劃”糟糕得很。在格林,法國第1集團軍和第2集團軍在進攻薩爾堡和莫朗日兩地德軍的防線中,被打得焦頭爛額。

右翼德軍在佔領了比利時後,其5個集團軍的近百萬人馬,像一把揮舞的鐮刀,從比利時斜插入法國。走在最右面的是克盧克指揮的第1集團軍,約30萬人,被視為右翼的主力和向巴黎進軍的主攻部隊。該集團軍於8月24日由比利時進入法境。

8月25日,德軍攻佔那慕爾。霞飛為阻滯這支德軍右翼部隊的前進,從格林戰場調集兵力,組建了法國第6集團軍,由毛老裡任司令。

9月3日晚,克盧克抵達馬恩河,而他所追趕的法第5集團軍和其外側的英國遠征軍已在當天早些時候渡過了馬恩河。

這兩支倉促退卻、陷入疲憊和混亂之中的部隊,雖曾一再接到炸燬橋樑的電令,但都未去炸燬。克盧克佔領了這些橋頭堡之後,不顧柏林最高統帥部要他與比羅的第2集團軍保持齊頭並進的命令,準備立即於次日清晨渡河,繼續他追逐法第5集團軍的行動。

德軍上下為一連竄而來的勝利歡呼不已,他們距離法國巴黎很快就只有三十英里了。

然而德國在勝利過程中,並沒有消滅法國的有生力量,就算是俘虜也只是俘虜了一兩萬人而已,大炮也沒有見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