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6部分

隨著中華帝國將主要兵力調往伏爾加河地區,這條鐵路每天都很繁忙。

畢竟這條鐵路要承擔近三百萬中俄聯軍的需求,俄國的部隊很多補給品也都是從中國進口。

同時,這條鐵路也負擔著很多礦產、農產品的運輸。

哈薩克地區的礦產開採是最容易的,那裡有大量的銅礦,同時在農業方面,中國的棉花主要從那裡出產。

雖然哈薩克地區大部分都是屬於俄國的,但由於沒有進出口關稅,同時土地被中國農墾公司買下,所以和等同於是中國的沒什麼區別。

俄國此時就是中國的盤中餐,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

在吃之前,中國花了大力氣幫助俄國恢復秩序,並且建立信貸體系等等,都在為以後的開宰鋪平道路。

隨著中俄聯軍近兩百萬兵力的向前進攻,蘇聯自然是節節敗退。

蘇聯上下面對中俄聯軍,有的只是一種無力感。

雖然蘇聯動員了很多兵力,但正面作戰根本就不是中俄聯軍的對手,特別是這一次,中國已經從國內調遣了一百六十萬的兵力,這次參與進攻的只有一百萬左右,同時俄國參與進攻的也只有一百萬。

還有近兩百萬兵力在後面壓陣。

在中俄聯軍這種不冒進的蠶食戰略下,蘇聯根本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抵擋中俄聯軍的兵鋒的。

而且在猛烈的傳單攻勢下,蘇聯內部出現了很多叛徒,這些叛徒只等中俄聯軍一到,馬上就對中俄聯軍進行配合。

畢竟,在蘇聯**之後,還是殘存著一些原利益既得者,這些利益既得者的利益被蘇聯給損害了,自然是盼望著尼古拉二世能夠反攻歐洲。

還有一些人受不住物質條件的誘惑,也跟這投靠了俄國。

特別是此時蘇聯年年作戰失利,雖然說訊息被封鎖了,但人家都快打到烏克蘭了,這說明了什麼?

這說明蘇聯根本打不過中俄聯軍。

俄國要的就是這些能夠主動投靠的,最是歡迎這種群體,這些人不需要做太多的思想工作。

這次進攻也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蘇聯把大量的單兵武器下發到了民眾手中。

這導致了到處都是游擊戰的發生。

儘管中俄聯軍成立了專門反游擊戰的特種部隊,但還是給其核心的目標造成了很大的阻礙,核心的目標自然就是搶人。

俄國的人口太少了。

這導致戰爭潛力不高。

五千萬的人口,最多也就動員五百萬兵力,而且這還不好動員,畢竟隨著俄國的經濟發展,兵力動員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很多勞動力是不能離開工作崗位的。

搶地盤是次要,搶人是首要。

尼古拉二世很快也接受了這一觀點,這讓他按捺下了對歐洲領土的渴望,特別是在蘇聯游擊戰上演得愈演愈烈的時候,尼古拉二世堅持的大反攻戰略終於是放棄了,完全贊同了中國軍事顧問所提出的蠶食戰略。

——————

今天就一更吧

第一卷 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

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

蘇聯一直都面臨著這個問題, 那就是無法與中俄聯軍進行正面對抗,一旦進行正面對抗,下場就是慘敗。

然而不進行正面對抗的話,中俄聯軍又不冒進,而是對蘇聯進行蠶食,蘇聯想要採用人海戰術,也沒有辦法。

畢竟中聯軍不冒進,求人家都沒用。

中俄聯軍的這種策略,使得蘇聯無比頭痛。

而且隨著俄國的逐漸繁榮,對於蘇聯民眾的吸引力是越來越大了。

蘇聯知道,再這樣下去是不行的。

美國就算是在支援蘇聯,但畢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人家中俄聯軍要打蘇聯,英美不論怎麼勸都是勸不住的。

1921年中俄聯軍的進攻,繳獲了不少美國製式武器。

中華帝國對美國發出了嚴重抗議,認為美國是在不顧人類社會體制發展的健康性,對蘇聯進行援助是一意孤行的行為。

“如果美國再不停止對蘇聯的這種援助,那麼必然遭到全人類的唾棄。”中華帝國外交部在抗議中說道。

中華帝國向來極少抗議,都是用實際行動說話,不過這次卻是要抗議的,實際行動也是要有的。

中華帝國的實際行動,就是向南美國家出售軍火。

南美有不少國家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