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正在鴨綠江加固防線,顯然是要修一個很堅固的防線出來。
什麼時候開打,這得看準備情況。
“日軍在鴨綠江南岸修起了非常龐大的堡壘群,每天都是緊張的施工場面,大量朝鮮人被他們調去修防線。”林成貴對夏鈞報告道,“我們若是強攻,會有一定的損失。”
“大家對於日軍的這個鴨綠江防線,有什麼想法?”夏鈞對眾人問道。
楊烈首先站了起來,“報告元首,屬下以為,對付鴨綠江防線,首先要有多種攻擊手段相配合,第一就是空軍轟炸,先確保制空權。第二就是火炮轟擊,以傳統的空、炮配合戰術,即取得制空權,也摧毀敵人的火炮。從而使日軍被動挨炸,而我們可以用巨炮對日軍的鴨綠江防線進行轟擊,同時出動火焰戰車,清理日軍碉堡。”
“可是我們沒有巨炮,如何轟擊日軍的防線?屬下以為,還是以優勢海軍力量,再以空軍為輔助,對朝鮮進行登陸戰,如此可以繞過日軍鴨綠江防線,這道防線也就不攻自破。”劉文洪搖頭道。
“巨炮倒是有的。”夏鈞沉思片刻後突然說道。
眾人不久楞了楞,夏鈞繼續說道:“我們秘密研製出了一種巨型迫擊炮,口徑達到914mm。能炸出一個直徑15米,深3米的大坑。”
夏鈞說的是美國在二戰時研製的巨型迫擊炮‘小戴維’,是美國為了對付德軍防線製造的,不過還沒應用到戰場上德國就投降了。
相比德國的巨炮,小戴維的威力只能說是一般。
但德國的巨炮太大,反而沒有實用性,德國二戰的巨炮光是在前線組裝就需要1500名工人忙活三個星期,到時黃花菜都涼了,還打個毛。
小戴維迫擊炮炮筒重65304公斤,口徑為914毫米,炮座重72560公斤,發射的彈頭重約1700公斤。有一個長4。8m 寬2。7m 高3。0m的底盤,以及高低,方向瞄準器構成。這個箱型底盤首先透過斜面,從車上卸下安放在事先掘好的土坑內,再進行加固。爾後在由M26改裝的特製牽引車拖曳來的炮身沿著基礎部的滑軌固定於基礎部,便完成了安裝。炮彈的重量達1640kg,其中包括700kg的炸藥以及970kg的拋射藥。由炮口裝填。炮重60噸,射程達10,000米,戰時僅建成1門,沒有來得及投入實戰。
在兌換平臺上,一門小戴維所需積分是一千萬點。
夏鈞此時積分多得沒地方用,一千萬算什麼,兌換十門都沒問題,而且小戴維可以發射核彈。
真要是搞得不爽了,丟一枚核彈過去也是可以的。
反正是小型核彈,只要能快速攻克陣地,日軍也不會知道這是核彈。
“還是正面進攻吧登陸戰太麻煩了。”夏鈞決定道,他自然是更傾向於打正面進攻,登陸戰即麻煩,而且容易出意外。
正面進攻可能有點傷亡,但穩妥。
關鍵是,正面進攻他有殺手鐧。
“而且我們的203mm榴彈炮已經研製成功,而且每個月可以產出十門左右,和日軍玩炮戰極有優勢。”
……
“轟轟轟……”低沉的發動機在曠野中響徹,只見一個車隊開來了,這個車隊的卡車非常大,後面沒有篷布,而是直接拖著一根巨大的炮管。
這是50多噸中的小戴維迫擊炮的炮筒,仔細一數,竟然有十輛這樣的牽引卡車。
“這是什麼東西?”一對哨兵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的看著如此巨大的炮筒。
“難道這是大炮?”
“好像是。”
“這也太大了吧”
“小日本要倒黴了。”
幾個哨兵看著絕塵而去的車隊,議論紛紛的說道。
這幾個哨兵看到這樣的巨炮,頓時士氣大振。
強大的火炮,很多時候戰術效果並不是很好,但卻能激發軍隊計程車氣,打擊敵人計程車氣。
一增一減之間,效果就出來了。
戰爭,很大程度上打的就是精神。
誰的精神更強大,誰計程車氣更高,誰就有可能贏得戰爭,這是古往今來戰爭的一個最基本的定律。
而這次,夏鈞不是搞一門巨炮,而是直接就搞出了十門小戴維迫擊炮,就是要狠狠的打擊日軍計程車氣。
同時當這種巨炮多到十門的時候,真正的戰術意義也就顯現出來了,不再是單純計程車氣光環。
夏鈞來到鴨綠江前線視察當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