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道:“曾入夢來,見兩兄也在那裡觀望哩。”三人相視而笑。蔣青巖遂將昨夜的詩稿,遞與張、顧二人觀看,他二人看了一遍,大叫道:“妙絕,妙絕!直可與《高唐賦》並傳不朽,使我兩人神遊其間。小弟兩人,昨夜也各有一首絕句,特來請教。”張澄江便向袖中取出一張詩稿來,遞與蔣青巖。蔣青巖從頭細看,頭一首是張澄江的,詩道:
有客尋著喜遇仙,花爭嫋娜玉嬋娟。
老僧詩句如能驗,願將明珠塔上懸。
第二首是顧躍仙和韻的,詩道:
蔣子今人一謫仙,卻從花底晤蟬娟。
重遊好帶丹青去,為寫春容座上懸。
蔣青巖看了讚道:“兩作甚佳,真是情種。老和尚決然不謬,兩兄但坐而待之。”顧躍仙道:“吾兄也好備辦,去見令姑母了。”蔣青巖道:“小弟正在此間打點禮物,奈客中不曾帶得,所有不過三四色,不知兩兄可有甚禮物帶在身邊否?”顧躍仙忙答應道:“有,有,小弟帶得有十六色一份厚禮,打算轉到紹興,送一個年伯,於今吾兄只須換一個禮帖便了。”蔣青巖道:“如此妙甚。”忙去取了一個紅金柬來,照依顧躍仙禮單開寫,只後面換了一柄詩扇在內,拜帖上竟寫“愚內侄蔣青巖百拜”。打點完備,分咐院子僱了一乘山轎坐了,院子和伴雲捧了禮物,拿了拜帖,蔣青巖向轎伕說明了去路,竟往華刺史宅中來。要知蔣青巖怎生認親,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回 認姑娘中堂感舊 因表侄東院留賓
詞曰:
綠楊芳草山中路,訪舊尋親去。相逢執手語興亡,惟有昔年雙燕語雕樑。憐才特地留將住,可是姻緣處。軒名三鳳驗僧言,拼著時光耽擱不空還。
右調《虞美人》
話說蔣青巖坐了轎子,不一會到了華宅大門首。那華宅的大門,是朝南開的,門外一帶竹籬高樹,進了竹籬,才是正經牆門,只見大門緊閉,門上寫著一付對聯道:
避人如處子,不死愧忠臣。
蔣青巖下了轎子,一個老院子拿著名帖,一個院子上前打門。打了半晌,方才走出一個白頭院子來,開了門,看見蔣青巖主僕多人,那院子問道:“相公是哪裡來的?家老爺抱病多年,隱居山中,久不接見尊客,半月前往雁蕩山養病去了,不敢領帖。”說罷,就要關門。蔣青巖道:“你且住了,我不是外客,我便是你家蔣舅老爺的大相公,多年不知姑老爺、姑奶奶的訊息,今日訪問至此,決要一見。若姑老爺公出,便見姑奶奶,你可進去稟知。”那院子聽了,驚訝道:“原來是舅老爺的公子,請到廳堂坐了,待小人進去傳稟。”蔣青巖便走到廳上坐了。那老院子忙走到中門邊,那中門都是落鎖的,院子擊了一聲雲板,裡面方才走出一個老婢來,問道:“有甚說話?”那院子道:“你可去稟知老夫人,說蔣家舅老爺的公子在外候見夫人,有拜老爺的名帖在此,你帶進去與夫人看。”那老婢聞言,連忙走將進去。不半晌,又同了三四個丫頭、養娘,一齊出來,將鑰匙開了門,向那老院子道:“快請蔣官人到內堂相見,老夫人專等。”那白頭院子忙跑出來,向蔣青巖道:“官人,老夫人有請。”蔣青巖化整衣冠,恭恭敬敬走將進去,伴雲捧了禮物相隨,眾丫頭、養娘依舊將門掩了。
蔣青巖將到中堂,華夫人走近前來,一手攙住道:“侄兒,我與你一別十有六年,怎生便這等長成,敢不記得我做姑娘的了?”蔣青巖且不回言,納頭便拜,道:“久違姑母大人尊範,負罪良多,今得相見,喜出望外。”華夫人再三將蔣青巖扯起,蔣青巖隨將禮單呈上。華夫人道:“你我至親。何須行這套禮,留待你姑父回來壁謝吧。”將禮單遞與手下丫頭收過,然後讓蔣青巖坐了。蔣青巖看華夫人,雖然年紀望六,卻還十分清健,因想起自己的父母,不覺慘然。華夫人問及哥嫂,聞得已經亡過多年,十分傷痛。茶過三巡,姑侄兩人各將亡國以來十五六年中的行藏出處說了一遍,彼此嘆息一回。蔣青巖故意問道:“十六年來,不知姑娘曾生過幾位表弟?”華夫人聞言,不覺長嘆一聲道:“侄兒,你休題這話。你姑父生平無甚過惡,不料上天竟不肯與他一個後代,僅生得三個妹子。”蔣青巖道:“原來如此。既有三位妹子,何不請出來相見!”華夫人道:“他少不得出來拜見哥哥,只怕梳洗尚未完哩。”當下分咐手下一個丫頭道:“你去看三位小姐梳洗完備未曾,道蔣官人在此,請三位小姐出來相見。”丫頭領命去了,華夫人即分咐廚下收拾酒飯。不一會,那丫頭回複道:“三位小姐都曉得了,待梳洗完備,同來拜見。”這蔣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