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與蘇臺德事件形成呼應效果了。德國人指望阿拉斯加在普拉亞事件中展開更大行動以分散英法精力的企圖就此破滅。
特塞拉協議簽訂次日,阿拉斯加總統葉楓在費城釋出總統令,宣佈維德角和幾內亞合併為幾佛大區,歸屬西北非領地總督府管轄,設幾佛特別警備區,與直布羅陀特別警備區一樣隸屬西北非聯合指揮司令部直接管轄,調第5集團軍副參謀長博斯科夫少將為西北非聯指副參謀長兼幾佛特別警備區司令。
至此幾佛普拉亞事件徹底消彌,戰爭警報徹底解除,阿拉斯加拿到幾、佛大區後也算是徹底完成了環非島鏈的戰略性佈局。
在此之後,阿拉斯加迅速蟄伏起來,在非洲大陸開始變得極為安分,並且在兩個月後即8月15日,西北非聯指和西非聯指正式完成幾佛特別警備區的防務交接後,葉楓再次釋出總統令,宣佈暫時撤消非洲最高司令部,最高司令朗。帕多大將返回北方軍區司令任上,並免去其第9集團軍司令職務,由西非聯指司令劉頌亭兼第9集團軍司令,其他最高司成員職務也相繼免去,各回任原聯指或集團軍、軍種、兵種內職務。
非洲最高司的撤消,進一步減輕了英法等國對阿拉斯加在非洲進一步挑事的擔心,最高司這個協調統籌非洲各軍區聯指行動的最高軍事機構一直就像是一座壓在英法等國心頭的大山,這個最高司一日存在,英法對阿拉斯加在非洲的野心就時刻不敢放鬆警惕,而最高司的撤消,雖不說讓他們完全放鬆對阿拉斯加野心的警惕,至少表明阿拉斯加在非洲暫時不會再有重大行動。
在這種算是利好訊息的刺激下,追求“和平”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和法國總理達拉第大受鼓舞,認為非洲和平已經降臨,歐洲和平也將同樣降臨,葡阿解決普拉亞事件的處理方法值得肯定,同時也能為英法德意捷五國解決蘇臺德危機提供參考。
在蘇臺德,幾乎與普拉亞事件前後發生發生的德捷危機,其調解程序極為緩慢,自五月份阿道夫·希特勒在德捷邊境集結兵力,以戰爭相威脅。捷克斯洛伐克政也已經進行戰爭動員,德捷邊境局勢緊張,被稱為 “五月危機”。
但蘇臺德事件不像普拉亞事件,普拉亞事件基本上只集中在葡阿兩國之間的矛盾,在蘇臺德,卻有英法意三國在此有利益的外國插入,而希特勒的本意其實也並非就此展開一場大規模戰爭,他的戰爭動員更多的是一種軍事訛詐。
因此這個在普拉亞事件前就爆發的五月危機其程序完全不同,在阿拉斯加已經迅速透過五日戰爭迅速解除葡阿之間的戰爭警報,平息普拉亞事件,並消彌葡阿兩國衝突後,蘇臺德危機卻仍然被戰爭陰雲籠罩。
戰,戰不得,和,和不成,參與進來的五國始終在那裡不斷的扯皮,把英法兩國弄得頗的些焦頭爛額。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捷克斯洛伐克是在英法兩國保護下恢復主權,而且法國與捷克斯洛伐克簽訂有互助條約,因此這次蘇臺德危機處理結果,將嚴重影響到英法兩國特別是法國的聲譽及利益。
在葡阿戰爭警報解除後,英法等國得以全身心投入到蘇臺德事件的處理當中。
9月13日,法國內閣召開會議尋求對策。當晚,總理達拉第決定請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出面調解。
9月13日晚,張伯倫給希特勒發出加急電報,希望雙方透過會面方式“和平解決”蘇臺德問題。此前參與五方多半是電報來往或者一些低階外交人員的磋商,其實就是口頭上扯皮打架,自然扯不出什麼結果。只有像葡阿雙方那樣雙方有決定權的首腦正式會面才有利於解決實際問題。
9月15日,張伯倫第一次乘飛機前往德國。經過3小時的會談,他從希特勒那裡得到一項“保證”,即在幾天內兩人再次會晤之前,德國不採取任何軍事行動。會面結束後,張伯倫連夜趕回倫敦,與法國一起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壓,要求捷政府根據“民族自決”原則解決蘇臺德問題。
9月21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接受了法國和英國的一個建議,根據這個建議在蘇臺德地區凡德國人在居民中佔50以上的地區將交給德國。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在英法這種有強烈傾向的重壓下終於首次選擇了退讓。
9月22日,張伯倫再次飛往德國,在哥德斯堡與希特勒進行會談。希特勒卻拒絕了英法提出的方案,又提出必須將捷境內其他操德語的地區統統劃歸德國,並對歸併領土實行軍事佔領,限定10月1日之前解決問題。
張伯倫和達第沒有料到希特勒會如此得寸進尺,在得知希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