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部分

包拯很糾結,為這樁案子,照他一貫的斷法,真的是錯了。

恪守了律法,維護了正義,卻把大=江山給賠掉了!

江山沒了,律法還有什用!!!

四哥很大度。覺得拿這種正史沒有記地東西。狠狠打擊了一下包拯。包拯苦惱是一定地。心服就未必了。笑笑又道:“包大人如果覺得這樁案子乃系我四字杜撰。史書中並無記載。那好。我再問包大人一個問題。

“假使大宋有一官吏。身居相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雖然做了許許多多利國利民之事。然此人恃才傲物。生性豪強。生活奢侈。講究排場。經常大擺宴席。通宵達旦地飲酒作樂。狎妓玩樂。夜夜歌舞。家裡從來不用油燈照明。就連廚房都使用巨燭(蠟燭那時候是奢侈品)。包大人久在御史臺任職。監督天下官吏。一定知道以宰相地俸祿斷斷是經不起如此開銷地。對吧?”

包拯果然臉現怒容:“哼。毋須詳查便知此人必然貪腐。”

“包大人。話不能這樣說嘛。人家是相爺。位高權重。下邊送送禮。收一收。〃〃也沒什麼大不了地。”

“胡言。為官之人。當廉潔清正。尤其身居相位。乃天下百官之。怎可帶頭收授下屬贈物。開奢靡享樂之風!”

“那依包大人之意……”四哥故意一頓。沉聲道。“若包大人當時在御史臺任職。一定會奏稟皇上將此人下獄。以貪腐受賄地罪名嚴加處罰了?”

“那是自然。”

“哈哈哈哈哈——”大笑起來。

“你笑什麼?”包拯瞪。

“我笑,笑幸虧包大人晚生了三十年,不然我大宋就要亡在你手裡了!!!”

龐昱“啪!”地重重一拍桌案,震得滿室皆響,“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耶律隆緒以收復瓦橋關為名,親率大軍南下,犯我大宋,一路勢如破繡,先後攻破遂城,生俘守將王先知,克定州,俘虜雲州觀察使王繼忠。是時朝野震動,我大宋文武百官無一敢言戰,王欽若主張遷都升州(江陵府),陳叟主張遷都益州,唯當朝宰相寇準一力主戰,這才有了真宗皇帝地御駕親征,才有了保我大宋百年安定的檀淵之盟!若包大人當時在朝為官,先以貪腐受賄的罪名辦了寇宰相,那好啊,遼軍鐵騎南下,滿朝無人敢於言戰,我大宋遷都避禍,北方萬里疆土淪於敵手,千萬百姓蒙難於契丹鐵蹄之下……包大人,你又做了一回千古罪人,這一次是我大宋的千古罪人!!!”

包拯驚得臉都抽了:“你……的這人,是寇萊公(寇準封了萊國公)!?”

“包大人不相信?”四哥冷笑,“那大人可以去寇宰相舊日的府邸打聽打聽,或找當年地老臣問一問,他們有沒有給寇宰相送過厚禮,有沒有見識過寇宰相家中的萬燭***!‘將相功名終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間萬事何須問,且向前聽豔歌!’寇宰相這‘及行樂’迄今仍是我***場中傳遍的歡歌!!!”

包拯氣得渾身亂抖,黑臉都快憋紅了,偏是又無以對。

“照包大人一貫地斷案原則,漢朝霍去病出徵前,跟漢武帝要宮中御廚帶在身邊隨軍做他專用庖廚,那也是違制的了,違制抓起來,重判,還打什麼仗啊,是吧,那歷史上從此就再沒有河西受降,沒有漠北大捷,沒有封狼居胥,沒有了漢武帝輝映萬世的文治武功,更加沒有我們漢人挺立千秋的自信!”

“啊對了,莫非大捷之後,霍去病還殺了李廣地兒子李敢,殺人是要償命的呀,照你包大人的手腕,一定抓來明正典刑,殺頭,斬了,那大漢就再沒有了威震天下的戰神,北方匈奴又要入寇,邊關百姓又要遭殃!”

“你……你這是強詞奪理!強詞奪理!!!”四哥夢中的一幕快要出現了,包拯眼看就要被氣得吐血。

“包大人!”四哥重重喝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缺陷的官吏是不存在地。寇宰相雖然鐵面無私、正直剛毅,不過也有奢侈狂亂的一面,但所謂‘瑕不掩玉’,他地大才大義,成就了先帝與遼國簽署檀淵之盟的豐功偉業,也掩蓋了他地奢豪之瑕,使其留名青史,永為後世仰慕。霍去病也不是完人,他曾經射殺李敢,也曾經御下嚴峻,然而就算這樣,他仍然還是打得匈奴望風而逃,功績彪炳千秋的大漢第一戰神!”

“清官中地‘清’字,在包大人眼裡是清廉、正派的意思,而在下則以為‘清’指的是清正,也就是不糊塗、有正氣。人性都是自私的,理想中“高、大、全”式的人物是沒有的,我們不能把官員當作聖人要求,更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