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為基地,主要活動在鞏縣、滎陽、汜水、密縣北部等地,建立抗日政府,開展群眾工作,組建地方武裝;揭穿敵偽對我黨我軍的汙衊宣傳,擴大我軍政治影響,展示我軍真實形象。為了不驚擾當地群眾,支隊規定行軍途中“日不進村寨,夜不宿民房”。部隊風餐露宿,紀律嚴明,終於得到群眾擁護和支援,為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創造了有利條件。並收繳了國民黨潰退時遺留的大批武器彈藥,僅子彈就有40多萬發。

至12月底,豫西支隊獨立奮戰3個月,先後進行白慄坪突圍戰、口孜保衛戰、佛光峪戰鬥、石道戰鬥,連續粉碎日偽軍“掃蕩”,建立了以嵩山為中心,隴海路以南,平漢路以西,北界邙嶺,南近汝河,東至滎陽,西達洛河近萬平方公里根據地,解放人口100餘萬、村莊4676個;組建了洛陽、偃師、伊川、登封、臨汝、鞏縣、滎陽、汜水、禹縣、密縣、伊洛11個縣級抗日政府和數十個抗日區政府,嵩山、箕山2個行署,偃師、登封、鞏縣、伊川、滎汜、伊洛、臨汝、密縣獨立團和區幹隊,主力部隊與地方武裝發展到7000餘人,根據地建設已經初具規模。1945年1月30日,延安《解放日報》對此作了綜合報道,稱讚支隊“在短短3個月的時間中,即獲得了不小建樹”。

當時,鑑於豫西地區形形色色假抗日遊擊隊危害於民,廣大群眾對“游擊隊”反感的特殊情況,經中央軍委批准,12月5日,豫西支隊改番號稱“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

三、鞏固擴大解放區

支隊在豫西站穩腳跟後,八路軍總部於1944年11月至1945年3月陸續從延安、太嶽、太行等地派出一批幹部和部隊進入豫西,壯大根據地力量,加強根據地建設。

1945年2月中旬,王樹聲、戴季英率領豫西抗日3、4支隊由延安到達宜陽縣東趙堡地區,除留一部分與當地抗日武裝組成伊洛支隊、建立伊洛軍分割槽外,主力繼續東進,到登封縣白慄坪與獨立支隊會合。2月26日,根據中共中央決定,在白慄坪宣佈成立河南軍區和中共河南軍區黨委。王樹聲任司令員,戴季英任政委(戴、王分別兼任軍區黨委正副書記),劉子久任副政委,熊伯濤任參謀長,呂振球任政治部主任。

至6月,部隊先後編為6個支隊,劃分6個分割槽。獨立支隊改編為河南軍區1支隊兼1分割槽,轄區為登封、偃師、洛陽、鞏縣、伊川、滎陽、汜水等縣,皮定均兼任軍分割槽司令員,徐子榮兼任軍分割槽政委和地委書記。原獨立支隊開闢的臨汝、禹縣、密縣和登封縣馬峪川劃歸4、6支隊。太嶽軍區1分割槽18、59團組成河南軍區2支隊兼2分割槽。

此後,河南軍區統一了豫西黨政軍全面領導,正確貫徹執行黨中央指示,軍事上加強協同作戰,有重點地組織實施較大戰役,及時剷除日偽軍在豫西的反動堡壘;政治上加強政權建設,鞏固擴大解放區。在軍區正確領導下,1支隊進入了新的鬥爭時期。

3月中旬,1支隊協同4支隊(張才千部)發起密(縣)南戰役。密縣除駐紮日寇1個大隊外,還駐有鄭州國民黨頑軍專署、保安司令部2個保安團和別動大隊及密縣保安團張振武部等,他們蝟集在密縣城南風谷頂、玉皇廟、養老灣、杏樹崗、超化鎮一帶,成為豫西新鄭、密縣、禹縣、臨汝等10餘縣頑軍指揮中心和封建勢力聯合的反動堡壘,嚴重危害我密、禹、新、臨等縣工作開展。軍區決心剷除該敵,以1支隊2個團和4支隊10團及密縣獨立團,統一由皮定均、張才千指揮,採取先消滅偽專署、保安團和別動大隊,爾後掃除封建土頑武裝的作戰部署。13日戰役開始。當日雨雪夜,3、35團自茶店一帶出發,向戰區急進。35團首先襲擊範寨別動軍師易達匪部2支隊,將敵全部殲滅,俘敵80餘人,繳槍百餘支。接著2個團會合,在風雪中奔襲養老灣以南數里槐樹嶺師易達指揮部,全殲該敵,俘敵400餘人。此時,4支隊10團攻佔養老灣,將敵200餘人全殲。隨後,2個支隊相互配合,乘勝攻佔玉皇廟和風谷頂。3團與10團擊退超化鎮增援之敵密縣保安團團長張振武部1個大隊,追擊至杏樹崗,在密縣獨立團協同下,一舉攻克杏樹崗。此次戰鬥,迫使頑偽困守超化鎮一隅,為4分割槽開闢根據地鋪平道路,附近各縣工作也很快開展起來。

正當我軍集中進行密南戰役時,禹縣頑軍席子猷及密(縣)南偽專署別動隊,擁武裝千餘人重新盤踞禹西,繼續對我根據地進行襲擾破壞。1945年3月底,在河南軍區統一指揮下,1支隊35團協同3、4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