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革”的辦公室主任易人。本來的主任是穆欣。穆欣本名杜萊米,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共,曾任《晉綏日報》採訪部主任。解放後,任新華社雲南分社社長、中共中央黨校新聞教研室主任,《光明日報》社黨組書記兼總編輯。“文革”之火,燒到了這位《光明日報》總編輯頭上。另外,據王力回憶,穆欣倒臺的原因之一是有人密告江青,穆欣在“文革”前曾說過江青有精神病。江青改為任命王力擔任“中央文革”辦公室主任。後來,在一九六六年十一月,由《解放軍報》社宋瓊接替王力。兩個月後,宋瓊被打倒,辦公室改為辦事組,由馬列研究院的王光寧任組長。
“中央文革”本是個“小組”。江青在這“小組”之下,又設“文藝組”、“宣傳組”、“組織組”等等,分管各口,那勢頭是要把正在受到猛烈衝擊的中共中央書記處的權力步步取代過來。
“中央文革”成了“江記班子”。
陳伯達雖然名義上是組長,實際權力已落入江青這位第一副組長手中。
江青坐鎮釣魚臺之後,很快就顯示了她對中國政治的巨大影響力……
那是一九六六年八月一日至十二日,毛澤東在北京主持召開了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江青不是中共中央委員,但她以“中央文革”副組長身份出席了會議。
這是一次重要的會議。
會議透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亦即“十六條”(初稿為“十五條”,劉志堅提出對軍隊的“文革”應列一條,於是成了“十六條”)。
會上印發了毛澤東寫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毛澤東稱讚聶元梓等七人的大字報為“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的大字報”。毛澤東尖銳批評了自六月上旬起派工作組以來的“五十多天裡,從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領導同志……站在反動的資產階級立場上,實行資產階級專政,將無產階級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運動打下去”,“長資產階級的威風,滅無產階級的志氣,又何其毒也!①”毛澤東雖然沒有點名,誰都明白,他所“炮打”的是劉少奇和鄧小平!
①《中國共產黨執政四十年》,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
劉少奇本是中共黨內僅次於毛澤東的“第二號人物”,此時成了毛澤東所稱的“現正睡在我們的身旁”的“赫魯曉夫那樣的人物”。毛澤東所寫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是一九六六年八月五日寫的。最初,他寫在一份一九六六年六月二日的《北京日報》上。那天的《北京日報》頭版,轉載了《人民日報》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毛澤東隨手在社論左邊的空白處,寫了那張“大字報”(其實是“小字報”),無標題,末尾署“八月五日”。後來由毛澤東秘書徐業夫謄抄,毛澤東又作了若干修改,加上了標題。
《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並沒有以大字報形式張貼,而是作為會議檔案印發。這一“炮”,震垮了劉少奇的“第二號人物”的地位。
劉少奇不再是“第二號人物”,林彪取代了他。於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名單重新排列。
最初的名單是:
毛澤東、林彪、周恩來、鄧小平、陳伯達、劉少奇、康生、朱德、李富春、陳雲、陶鑄。
江青不滿意於這張名單。儘管她連中央委員都不是,她找了林彪,要把鄧小平的名字往後推,改成了:
毛澤東、林彪、周恩來、陳伯達、鄧小平、康生、劉少奇、朱德、李富春、陳雲、陶鑄。
江青又一次不滿意於這張名單。她說:“‘老夫子’陳伯達壓不住鄧小平,把陶鑄提上來!”
這樣,當政治局常委名單公開見報時,又一次變化了:
毛澤東、林彪、周恩來、陶鑄、陳伯達、鄧小平、康生、劉少奇、朱德、李富春、陳雲。
這張政治局常委名單順序的一改再改,顯示了江青的影響力。她,簡直成了不是常委的常委,成了凌駕於常委之上的“影子常委”!
“旗手”的登基典禮
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對於江青來說,是永遠難忘的。
北京,人民大會堂里人聲鼎沸,那“戰鬥”的歌聲此伏彼起,紅色塑膠封面的《毛主席語錄》在人群中揮舞著。
兩萬多人把人民大會堂擠得水洩不通,內中有不少人特地從外地趕來。
“首都文藝界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大會”在這裡舉行。臺下的濟濟人頭,是江青“統率”的“文藝大軍”。這